成立于1291年的上海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繁华,也遭受过战火的摧残,几经曲折。
可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从不缺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大人物还是小市民,只有2平方公里的老城厢最多的时候居住过将近20万人。
如今,已经老去的老城厢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拆迁和旧改,在切实解决居民的生活水平之外,我们更要呼吁:
请谨慎对待这片土地,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市中心,而是上海的根呀!
310102的代号里,藏着太多人对家乡的原始记忆。
01
人民路和中华路围成了老城厢的地块,北侧紧靠人民广场和南京路,东侧紧靠黄浦滨江,老城厢的地段犹如钻戒上的那颗钻石一样,从来都是上海的中心。
老城厢的历史实在悠久,最早的成陆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因为靠近江边码头众多、内部水系密布,在明代中叶日趋繁荣,商店林立、民宅增多,奠定了其江南水乡的特色。
如今很多外地人来上海必打卡之地的豫园就来自明代,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修建的私家园林,和顾名世的 露香园、陈所蕴的日涉园一起并称三大名园。
除此之外老城厢还有也是园、半淞园、省园等名园,足见当年这里的富庶。
人杰地灵的老城厢还出过不少名人,有对中国的数学和农业贡献卓越的明代学士徐光启、著名书法家陆深、画家吴历等等。
老城厢的这些名人轶事之多,足够说上个三天三夜。
后来,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外国租界力量改变了老城厢,以前沿着两条马路修建有护城的城墙,政府将城墙外的地方划给外国人作为租界去发展,互不打扰。
但老城厢的噩梦接连而来。
1853年小刀会起义失败,文庙被毁;
1860年太平天国大军压境,大量建筑物被毁;
好不容易有了一段时间的喘息,但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战争里,日军对老城厢狂轰乱炸,将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
可老城厢又是倔强的,几次从头再来,不肯轻易服输。
租界的蓬勃发展大大刺激了老城厢,取长补短、善于学习的华人开始了自治运动,拆城墙、填浜筑路、学习城市治理、发展商业和工业,使得老城厢重新热闹了起来。
很多人会很奇怪老城厢内部的小马路太多,弯弯绕绕、名字也奇奇怪怪的,这些都是原来的河道被填平留下的印记,也为现在居住环境的逼仄埋下了伏笔。
高光时刻的老城厢,有着华人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第一家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第一家电话局……
因为战争的迫害,变成废墟的老城厢则逐渐成了难民的集中地,棚户区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公共设施又迟迟跟不上,导致内部的居住环境极其脏乱差。
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没有独立卫生间、几平米的房子内居住着4、5个人……这样极端的居住环境对很多90后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因水而生、靠小商品贸易而繁荣、却因为政治和战争而衰落,但无论怎样,老城厢都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
好的和坏的历史,都不该被遗忘。
02
时过境迁,这个承载着上海人最久回忆的城市之根,现在却烂掉了,急需重整。
去游览豫园的朋友,还有时间的话不妨穿过豫园向四周稍微走一点,就能拐到一些仿佛被按了时间暂停键的小街小巷中,去感受上海的另一面。
逼仄的街道、破旧的房子、路过时从门缝中可以看到狭窄的屋子和一些公共厨房。
值得感慨的是,再一抬头,就能从缝隙中看到远处代表着高度繁华的外滩高楼、陆家嘴三件套。
宁祥里、福佑里、如意里等等地方,很多已经开始了拆迁征地,人口搬离,只剩户口和荒芜的街道在等待着新生。
但也有很多小街巷里,至今还住着大量的人口,而且多以当地的老年人为主,看着老阿姨们冬天里还要手拎马桶上街、在杂乱的电线上晒衣服,难免感到心酸。
极端恶劣的居住环境就是现在老城厢最大的问题,改善旧房势在必行,至少应该让大家都能住到有独立厨卫、能在家洗澡的房子吧。
但在如此核心地段改造,该有多难?
老城厢的改造之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是个烫金的中心地段,虽然现在破烂不堪,但谁都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有多么值钱。
而且除了居住环境太差外,老牌市中心该有的配套都有。
以豫园和城隍庙为主的旅游景点以及小商品商贸中心占据了东北角的一大部分面积,各类小吃、当地美食、有趣的小店比比皆是,想要成体系的商场就去河南南路上的M2香港名都。
想逛大商场也不怕,向北走一站就是南京东路,向西就是新天地,过江即是陆家嘴。
10号线、9号线、在建的14号线和丰富的公交系统保障着日常出行,本就核心的地段,去哪都方便。
因为本地的老龄化严重,内部建有很多老年护理中心和老年公寓,向西一公里还有三甲医院曙光医院保驾护航。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一些沉淀多年的好学校,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蓬莱路二小目前是黄浦第一梯队、曾经上海唯一一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的 上海实验小学属于第二梯队,复兴东路三小也是不错的二梯队小学。
第十中学、敬业初级中学等中学资源也都在梯队内,如果不是非常在意一梯队学区的话,老城厢内的学校就足够使用了。
有着繁华的基因、发展已有700余年的老城厢,现在只差居住环境的改善了。
旧改之路,任重道远。
03
作为现在黄浦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城厢的改造也是政府目前的头等大事,毕竟涉及到的百姓数量庞大,一有不慎就会出大事。
因为拆迁难度太大、棚户区内的户口结算太复杂,整体拆除并不现实,所以政府决定了“分块旧改,滚动前行”的政策,并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启动。
现在马路上可以看见各种土地征收的牌子,预示着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
旧改是好事,二级里弄代表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和现代社会脱节,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但雪莉相信,大部分的老城厢人乃至上海人都不希望因为旧改而推翻掉很多承载历史的建筑和文物。
在前几年的改造中,就出现过明清时代的两栋建筑被连夜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现象发生。
如今护城的城墙只剩余一截被保留下来,真正的露香园在经历过1842年的那场爆炸后也面目全非,如今转身一变成为了单价高达20W+的露香园别墅。
所以,什么可以拆?什么需要保留?留下的住宅该如何改进?百姓该如何安置?
这一个个极其复杂、纠结的问题背后,意味着未来的老城厢将走向哪里。
保留好历史的痕迹,又能解决好现代人的居住需求,是我们对政府真诚的建议和呼吁。
我们知道这很难,但这很有必要,所以旧改的路上,请一定对我们的“城市源头”手下留情。
从高处看,现在的老城厢是没落的、灰败的,尤其在周边高楼大厦的对比下,城市界面仿佛就是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
但就在今年的11月27日露香园的二期地块正式挂牌,起拍总价高达176亿元,折合楼板价 93500元/平,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出让。
如此高价的楼板价也代表着这个地段的珍贵和稀缺性,除此地块之外,后续还有豫园地铁站上盖地块、546、547地块以及福佑地块待入市。
哪家开发商将竞得这些地块?他们会做出怎样的产品以及怎么保留住历史的痕迹?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老城厢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雪莉在这也真诚的希望未来开发老城厢的各位开发商大佬,不要盲目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历史的传承,能够真的做出利民的好产品。
老城厢既然给了你们含金量极高的土地,你们就该回报给它最好的改变。
04
那现在的老城厢适合居住吗?
从居住属性来说,老城厢目前适宜居住的房子有限,价格也着实不低。
已经旧改和等待旧改的老房子占了老城厢住宅的一大部分,相信未来无论谁接手开发出的产品价格都不可能亲民,都是豪宅预定区。
如今能够交易的小区中,连70、80年的老公房均价都要9到10万,对老公房来说毫无性价比可言。
除非你真的就在意这个地段,可以接受小户型的老公房,想感受在家里就能拍到东方明珠的感觉,否则不建议购买。
而基于老城厢这样的地段,现在以及未来的豪宅将没有上限,仅稀缺性一点就足够有价值。
今年出现的几个新房销售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断供了几乎10余年的豫园周边,今年出现了均价达到12.54W/平的老盘新开的复地雅园,即使东侧全部是破旧的里弄,也几乎强势日光。
豪宅本宅露香园的联排均价更是达到了21W/平,160平起的大平层均价也高达 14.5W/平,但依然不缺客户。
李超人曾经强调,买房买的就是地段,土地本身不值钱、单一的商场不值钱,值钱的是无可替代的文化底蕴、历史背景以及滨江资源。
历史不能被轻易篡改和遗忘,所以老城厢是上海之根的地位不会动摇。
而且在2035的规划中,老城厢所在地更是位于中央活动区的中心,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占据着现代发展的中心位置,这样的老城厢单价即使突破20W、30W依旧有人买单。
当然,前提是开发商能做出符合预期的产品,所以即使暂时还买不起豪宅的雪莉,也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以后开发老城厢的各位大佬, 一定要建符合中央活动区定位、符合豪宅身份的大气产品。
这样地段的好产品,相信即使价格高一点,也会有人慕名而来。
总之,老城厢的未来将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新建的豪宅卖给顶级富人,改造好的旧里弄依旧住着一些普通的平民。
新与旧,富与穷还将和现在这样交融在一起。
或许,这就是老城厢的精神所在,包容不同的阶层,继续见证着上海的发展。
期待早日见到这个全新的老城厢。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