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浦:近代上海工业的发源
朗读:李龙一
杨树浦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东、南临黄浦江,据推断成陆在唐末宋初,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上海开埠后,英租界的核心在外滩南京路一带。1869年,租界工部局从外滩沿黄浦江修一马路至“杨树浦”,名为杨树浦路。自此以后,杨树浦地区开始了后来居上的历程。
20世纪30年代,杨树浦沿江已初步形成了近代工业重要基地
现今杨浦滨江鸟瞰图
如果要追寻中国城市近代工业史,那么上海便是一个典型,而以杨树浦为代表的黄浦江工业码头区,则是上海近代工业化的一个缩影,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业区。
1908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通白渡桥至杨树浦路的有轨电车
20世纪初杨树浦商业渐趋兴盛
杨俊生创办大中华造船机器厂
朗读:李欣桐
黄浦江下游有一座弓状的小岛,这就是“复兴岛”,向来不属于租界范围,岛上居民和建筑物寥寥无几,1926年,爱国实业家杨俊生在此创办了上海最早的船厂之一——大中华造船厂。
大中华造船机械厂
中华造船厂
从1926年到1936年期间,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建造了多艘炮艇、客货轮乃至破冰船等。当时上海民族造船业除了江南造船厂外,皆属小打小闹的修船厂,无法与外商匹敌。但大中华造船厂能建造2000吨级以下船舶,且船型美观、制造精良,不仅博得国人的称赞,连英日法商人也表示惊讶和敬佩。
大达号客货轮
天行号破冰船
梦想与血泪交织的纺织女工
朗读:董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女工进入缫丝、纺织等行业,成为一名被称为“湖丝阿姐”的缫丝女工或是纺织女工。
怡和纱厂缫丝车间正在忙碌的女工
英商怡和纱厂全景
纱厂女工分三类:直接雇用制、包工制和包身工。包身工最早出现于1897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的英商怡和纱厂,当时外商在中国办厂,因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无法直接管理工人,于是便采用买办包工制,通过招用包工头来管理包身工。
英商怡和纱厂今景
英商怡和纱厂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