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金山,每个镇上都有一条商业街,繁华、热闹,如同地标一样,伴随着许多人的成长记忆。朱行老街,就是曾经朱行镇的记忆中心。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这里记录下了几代朱行人一路走来的故事与情怀,也守着朱行人的初心。
听说,每条老街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想到朱行,不知又是什么味?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品味朱行老街那从斑驳的木门里飘出的香味……
喜欢看韩寒电影的朋友对朱行的市西街一定不会陌生,《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等电影都来这里取过景。
在这条老街上,有一家几十年做乡间私房菜的老店,现在的老板娘叫张梅。这家小店并没有什么正式名字,也没有炫目的霓虹灯招牌,但在当地的老食客心中却是有名有姓的,他们约定俗成地称这家小店为“阿文贤饭店”,据说是因为老店主的名字就叫“阿文贤”。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吃饭,你会发现这家店不是一般的“任性”。这里不仅没有招牌,还没有菜单。原来,为了让食客吃到最时鲜的本地家常菜,张梅会一大早去菜场挑选当季的时令菜,然后再根据食材来配菜。
“菜都是当天挑选的,汤底是一早就开始熬的,这些青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哪样食材最新鲜、最好吃,我心里都有数!”张梅说,她希望每天来光顾的食客都能吃上一口“新鲜”!
可能就是因为这口“新鲜”,吸引了不少忠实粉,有着几十年“食龄”的“金龙”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天10点半,79岁的孙金龙爷爷就会准时出现在“阿文贤饭店”。小编也有幸见到了孙爷爷,只见孙爷爷一进门,就熟门熟路地往左手边的第一张桌子走去。孙爷爷笑着说,这是他的专属座位。落座后,孙爷爷并没有着急点菜,而是和老板娘唠起了家常,言语间满是欢笑,就如家人那般熟络。
十几分钟后,一位身形挺拔,步履矫健的老大爷走了进来,原来,他就是孙爷爷一直等待的“饭搭子”。“他也叫金龙,比我大一点。”孙爷爷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他的老朋友。这位老爷爷叫沈金龙,别看身姿挺拔,今年已经87岁了。
两位爷爷向我们透露,一年365天,只要家里没事,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们都会相约在这里吃午饭,已经吃了几十年了……小半瓶黄酒、一碗热乎的汤再加上两三样家常小菜,两人就能侃上一个中午。“这里的菜好吃又不贵还方便!”说起菜的味道,两位爷爷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不止是当地的老食客,很多周边的市民也会慕名而来。据说,当时韩寒带着《后会无期》剧组来朱行老街拍摄,都会特地跑来吃他们家的面。“不止韩寒,很多剧组过来都来这里吃的!”对于自己的手艺,张梅很自信。
“我这里冻猪头肉是自己做的,白斩鸡也是自己烧的,不是外面买的,都很好吃的,还有臭豆腐,这个卤都是自己调配的,炸出来很香的…”张梅滔滔不绝向我们推荐着自己的拿手菜。除此之外,响油鳝丝、毛豆炒牛肉丝、雪菜炒竹笋……都是当季的招牌菜。
这里的菜没有精致的摆盘,也没有精美的样式,但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用心”,这份“用心”源自于张梅对食客的负责,对菜品不变的追求。她说,“从爸妈手里接下了这家店,就不能把招牌做坏,来吃的人都是信任我们,绝对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不辜负食客的信任,不是单纯的说说而已。除了新鲜的食材,张梅对食物的价格也有自己的考量,“这老房子是自己的,也没有租金,所以能便宜就尽量给他们便宜点。”十几元、二十几元……一桌百元的菜色,已算得上丰盛了。
这简朴的老阁楼,与其说是一家饭店,不如说是为邻里街坊提供了一方温暖天地。
朱行位于金山区境中部,西北距朱泾集镇20公里,原名朱家行。1875年朱姓在此开设米行,人称朱家行,1949年后改称朱行。
▲80年代朱行集镇
朱行有市中街、市西街等老街区,老街保留了80年代独有的风韵,吸引了多部影视摄制组在这里取景。
沧桑的古树、斑驳的旧墙门……用镜头定格下的那一瞬间,仿佛回到了那令人心醉的七八十年代。
在老朱行人的记忆中,曾经的朱行老街商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货物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接暇,比如榨菜籽油、弹棉花、扯布、买糖、VCD……每天下午都有很多人坐在商铺门口打牌遛狗。
但是在后来,随着城区向东南扩展的浪潮,老街繁华的前世渐渐没落……
如今,这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小阁楼,安静地立在老街上,不彰不显,默默见证着这座城镇的发展变迁,而它,却未曾改变…
在这里,相信你能收获到的不止有乡间美味和惊喜,还有老街的周到和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