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作为上海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一网通办”下一步如何推进?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拓展年”,相关部门将着力推动“一网通办”从政务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推动线下政务服务向公共场所拓展。

上海“一网通办”将为老年人推专版-LMLPHP

    1541个事项实现“随申办”

    数字化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正让上海市民的生活更便捷、更高效。

    朱宗尧介绍,作为“一网通办”移动端的超级应用,“随申办”目前已接入了教育、公安、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50余家市级部门和16个区的1541个政务服务事项。

    过去一年,聚焦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随申办”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实现“看病付费不排队”“绿色沪牌在线领”“出生手续网上办”的办事服务体验。截至2020年9月底,15个“一件事”事项全部按期上线运行,实现平均减环节69%、减时间54%、减材料75%、减跑动71%。至12月下旬,“15件事”办件总量已超过29万件,其中,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一件事”已突破12万,医疗付费“一件事”缴费超过9万笔(信用就医签约用户近14万),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办件量也接近2万。

    疫情初期,“一网通办”及时推出“随申码”,通过大数据赋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撑,并推动“随申码”向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转变。“设计之初,我们对它的定位就是上海市民工作生活的随身服务码,或者叫‘数字名片’。”朱宗尧介绍,“随申码”如今可以在上海坐公交、地铁、轮渡,在所有公立医院代替社保卡看病就医,目前已累计使用超20.7亿次,用码人数超过4300万人。

上海“一网通办”将为老年人推专版-LMLPHP

    线上办事无需担心信息泄露

    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市民可以通过“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完成医保就医记录册更换、新版社保卡激活等诸多高频事项,窗口人工办理的社区事务分流了不少,不过仍有一些市民选择在柜面办理。“担心信息泄露的问题。”一位阿姨说。

    有市民担心,自己在自助扫码办理的同时,会被身后的人拍照盗取个人信息。工作人员表示,在一旁协助市民完成业务的同时,也会进行阻隔,防范身后人看到办事人员的“随申码”。

    对此朱宗尧表示,信息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市大数据中心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制度、管理、技术三道安全防火墙的建设,采用脱敏、加密等方式对个人信息和数据进行保护。

    同时,还将坚持按照职能赋予权限调取相应数据的“最小够用”原则、获得法律职能授权或个人授权才能使用相应数据的“授权使用”原则、公民敏感信息必须先脱敏后使用的“脱敏”原则,确保“一网通办”“随申办”里面的信息数据不会发生被盗取、泄露等事件。

上海“一网通办”将为老年人推专版-LMLPHP

    着力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便利

    数字化提升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群众,却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定困难。朱宗尧介绍,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已计划实施“百万长者智能水平提升计划”,并列入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老人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或一些老年培训机构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目前讲师的培训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完成讲师培训后,将在全市所有街镇展开培训。

    今年“一网通办”将着力为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便利,研究推出长者专版,汇聚老年群体常用服务,开展“助老”应用培训辅导。此外,相关部门还将积极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加强“网云”等大基座建设,开展公共数据治理应用,有针对性地、可量化地、智能化辅助决策分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发挥先行探索作用。

    

01-06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