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万英生态农庄的草莓特别甜,前去一探究竟。走进5亩大的大棚,只见草莓畦后树立着几只大蜂箱。沈万英弯下腰捧起一朵花,“这朵刚授好粉。”
沈万英承袭了父亲的养蜂技艺,这些草莓都是自家蜜蜂辛勤授粉的。她从草藤上摘下一颗草莓递给我,“尝一下哦!”入口多汁,嚼两下,鲜嫩清甜,顿时明白了为啥她家草莓一上市就一抢而空。
沈万英在摘草莓
草莓只是万英生态农庄诸多农产品中的一项。1976年生的松江区石荡湖镇沈万英,自2010年接过父亲的棒,在田间地头躬耕经营了10年。这10年来,她从单一种植水稻,到尝试多元化经营,种葡萄、栽草莓、制米糕、卖青团,开发了一系列田园采摘项目,已成为松江小有名气的家庭农场主。去年疫情,沈万英又get了直播新技能,抖音的粉丝蹭蹭上窜,问她有啥诀窍,她不以为然,“我直播的内容都是真正的乡村生活,不红才怪!”
奉守自然之道的植物管理者
“生意人追求效益,但种田人不能只求数量。”
种田,沈万英遵循的是自然之道,她自称“植物管理者”,不仅栽种草莓自有一套,葡萄种得也很出色。打开大棚,她指着葡萄说,一株藤上结七八串,多了就不甜了!如果多了就剪掉,让它们充分生长。
葡萄大棚里的土鸡
葡萄大棚里还养着鸡,鸡吃着自家的血糯米,在葡萄藤下下蛋,晚上,它们跳到葡萄藤上休憩。沈万英说,这样不会有湿气,鸡也很少生病,鸡的粪便也成为葡萄园的有机肥料。
新开发的葡萄园土地上,一台迷你型的微挖机正一层层铺土。先是底层铺6吨/亩的有机肥,铺上一层泥土后,再铺5吨/亩的有机肥,然后再铺上一层泥土。她解释这样反复铺的道理:“土壤肥力很重要,要用足有机肥,这样作物才长得好。”
田间地头一路走下来,可以深深感受到她对土地怀有的那份深情与耐心。
10年前,沈万英还是一位白领,就职于一家日企,薪酬挺不错。松江当时搞家庭农场,父亲年纪大了,希望她能帮忙一起干。丈夫一开始不太支持,“农活又累又脏,在企业做不是很好”。
“但我对土地一直很有感情,父亲干了大半辈子农活,老了干不动了,如果就这样舍弃田地,我们都非常舍不得。”2008年,沈万英辞去工作,跟着父亲一起种田。
父辈的农作经验,沈万英都继承了下来。一开始是单一的种植水稻,“没有品牌,稻谷买得很难,都是一小包一小包送给别人去一点点打开市场。”沈万英意识到,不能还走以前种粮卖粮的老路子,要打造品牌化的农业经营。
2010年从父亲手上接过农场,她就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农场经营方式。她生产的水稻,采用的是稻鸭循环的生态种植方式,水稻田为鸭子提供食物和运动场所,鸭子为水稻田提供养分,兼具捉虫、除草功能。“这样种植出来的稻鸭米质量好、口感好,每年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一点多余都没有。而养殖的鸭子销路也很好。”
稻鸭循环的生态种植方式
这种生态种植方式在万英生态农庄处处可见。她养的鸡吃自家种的血糯米,养的山羊吃大棚里的草莓叶,长势肥壮喜人,下乡来的人采摘了葡萄、草莓后,意犹未尽,也要买鸡买羊,“但我养得不多,只能限购。”
田边的小树长得很独特,几位村民也没见过,觉得稀奇,跑过来问。“这是我特意引进的,是一种除虫植物。”沈万英解释说。
这个戴草帽的女子就是我
石湖荡镇金胜村这几年搞美丽乡村建设,变化很大。走在乡间小路上,都是沈万英抹不去的小时候记忆。“这个亭子所在地,以前就是我家的卫生间,再过去点是养猪的地方。”
快走到果园,只见整个墙头画了一副田园风光画。“这个戴草帽的女子就是我。”画上的她穿着蓝色小碎花土布衣,手挎着篮子采摘,和周边田园融为一体。
在田间耕种这么多年,沈万英并未沾染太多“土气”。她简单地扎了个马尾,戴副眼镜,透着几分女企业家的干练。在她打出的农产品广告上,沈万英留下的称呼是“沈姐姐”,亲切上口。
“虽然前期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不是简单的吃苦就能行的。”沈万英说,做农业还是要打好自己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最初反对她经营农场的丈夫,后来也辞职加入了家庭农场。自打出松江大米品牌后,两人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开发出一系列生态农产品。
沈万英在田间
眼下正是她家米糕热卖的季节,万英米糕远近闻名。她在米糕上面推陈出新,不仅生产出了常见的红色血糯米糕、白糯米糕,还开发了一款绿色的糯米糕。这款糯米糕采用天然的绿色糯米制成,是全国也是独创。沈万英还亲自做糕,农场里会做糕点的除了她这个70后,更多的是妈妈辈的老人。“我想带给大家的也正是这种‘妈妈的味道’。”
“到了三四月份,就是吃青团的季节了。”沈万英说,制作青团用的糯米粉,是自家种的糯米碾磨而成,豆沙经长时间的熬煮,青绿草汁也是自采自磨的,整个都是浓郁的原创土味风格。
开抖音搞直播,做网红打卡地
去年疫情初期,万英生态农场门可罗雀,采摘活动全部停止了。
一直忙碌的沈万英突然闲了下来。但她很快发现了一个新赛道,上网注册了一个抖音账号,开始研究直播。松江区也举办了直播培训课程,她学得不亦乐乎。
冒着乡村气息的土味直播让沈万英收获了一波粉丝。“种田也要创新,你要不断想新的主意。”沈万英觉得,利用直播平台,正好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农民是怎么倾注心力去种地的。她挺自信,“我直播的都是干货,是真正的乡村生活,不红才怪。”
粉丝数增长得很快,万英生态农场也由此多了一批新的客户群,“原来以为多少会受疫情影响,但这一年算下来,不降反增。”
沈万英
沈万英比以前更忙了,她倒不怕忙碌,她忧虑的是未来。万英生态农场为村里提供了不少岗位,有人做糕点,有人帮着采摘蔬果,但这批老人年纪大了,今后用人怎么办。“我40多岁了,我跟老公说,我们还可以拼10年。”
让她高兴的是,大学毕业的女儿对经营农庄挺感兴趣。“不过,她的想法和我的不一样,女儿想做咖啡和甜品,她想把这里做成网红打卡点。”
母女俩也在相互脑力激荡,都市人爱拍田园照,她把家门口的稻田分季节种了油菜花,每年春季,黄灿灿的一片,引来很多人打卡拍照。
“一点点变美、变潮的同时,乡村土味永不变,这是根。”沈万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