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透露,上海上港队中性名一事已水落石出,球队未来将更名为上海海港队。并且此中性名已经通过了中国足协的审批。不过,由于新名称中仍带有“港”字,简称依然可以被叫做“上港”,引来不小舆论争议。德国转会市场中国区管理员朱艺亦发文针对此事做了点评,他直言,上海海港这个擦边球的曝光,让舆论的全部火力都集中到了陈戌源一个人的身上。

媒体:上海海港打擦边球 让舆论集中到陈戌源身上-LMLPHP

上海海港这个名字竟然同时引起了上港球迷和非上港球迷的集体反对,令人深思。

不少上港球迷认为这次中性名是让上港队抛弃企业化,抛弃球迷只来自港口集团的刻板印象,重新诞生代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城市形象品牌的好机会。但结果仍然和企业名称牢牢挂钩,并且把球队的文化属性局限在了投资方上港集团所在的上海港。

非上港球迷则认为上海海港即代表上海港,不仅有一个字重合,也和投资人的主业务相关,简称也依旧是上港。这个名字打了无数的擦边球,带有强烈的企业属性,和此次中性名规定的精神相悖。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其他俱乐部受到几乎文字狱般的审核下,这个名称却轻松过审。不少球迷翻出了陈戌源当年还在上港集团时调研集团内部报纸《上海海港报》时的照片,认为上港乃是因为是陈戌源的老单位而被“睁只眼闭只眼”了。

我倒认为,关于中性名的公平性,陈戌源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的,正是因为从公平方面考虑,才导致了目前几乎矫枉过正的“一刀切”式中性名改革。他讲话时提出的优秀中性名案例新疆天山雪豹,也被提出要整改,反映了足协“认真起来连领导的脸都打”的态度。但是上海海港这个擦边球的曝光,给了陈戌源一个更为巨大的耳光,让舆论的全部火力都集中到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我个人认为,所谓在其位谋其事,从陈戌源在上港和足协对于“俱乐部投资”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本人倒不一定会对“老单位”偏爱有加。而且作为非常拥有新闻关注度的足协的一把手领导,他的这段上港经历,天下皆知,是谁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公私不分、公器私用。但是,谁也不能排除,他的某些手下会为了图领导的高兴,或者怕领导生气,对上港处处“网开一面”。这才是在政策公平性方面,要引起陈戌源本人,和足协领导班子注意的地方。

关于中性名的舆论争议,从洛阳龙门到上海海港,一波又一波,恐怕足协也没想到这么个小政策,竟然引起了比限薪这些重要政策还要激烈的大震荡。其实这是一个好事,这说明足球文化在球迷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一直说,对于中性名,我一直十分支持,日本人职业化第一年就干掉的事,我们拖了几十年。所以肯定要有一刀,但是这一刀砍在哪里,十分重要。是啊,只要是改革,肯定会有阻力,肯定是要先破后立,捅破一些窗户纸的。但是我们说,文化先行,文化也是基础,足球俱乐部文化是依托于球迷而存在的,如果政策遭受了大多数球迷的反对,这就不是一个好政策,搞过火了,就是文字狱,矫枉过正,把好事办成了坏事。这会直接影响到足球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职业足球发展的生态环境,让足协仅存的一点点权威性都变得荡然无存,有百害而无一利。

01-13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