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印发的一份《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指出,目前NMN在中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即在中国境内,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

智商税收不到了?成本几十售价上万,网红“不老药”遭严打-LMLPHP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NMN,全称“β-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MN可以提升体内的NAD (又叫辅酶Ⅰ)水平,而NAD 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参与细胞中数百项新陈代谢过程,维持着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转。

有研究表明,NAD 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疾病和残疾出现的主要原因,疾病包括听力和视力丧失,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导致的关节炎、代谢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等。

由于人体中存在可以将NMN转化为NAD 的酶,因此不少人寄望于通过服用NMN来延缓机体衰老,也因此,NMN有了“不老药”之称。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关于NMN延缓衰老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但不少商家已经打着“不老药”的旗号,将成本不过几十元的NMN产品,以几千甚至上万的价格售卖给消费者。

NMN延缓衰老尚无人体试验证据

同时2019年6月,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注射年轻小鼠中血液中eNAMPT酶,多种衰老指标发生逆转,最大延长了16%的寿命,eNAMPT酶即与NMN有关。2020年5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发布了相似的研究。

不过北京市营养学会一位专家表示,动物实验不能证明在人体也同样有效,人体结构复杂,国际上现在对于抗衰老的研究成果都是停留在实验室理论阶段,都没有严格的临床证明。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瞭望》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史立臣称,动物实验并不能表明该产品对人体有功效。在中国,如果要证明药品对人体的功效,一要做独立病理实验,二要做动物实验,三要在新药上市前进行人体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

以“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为关键词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检索,目前并未发现任何相关的试验登记。

智商税收不到了?成本几十售价上万,网红“不老药”遭严打-LMLPHP

图片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显然,打着抗衰老旗号的“不老神药”并不是药品。那么,它们是不是中国相关机构认证的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呢?

据《瞭望》报道,“不老神药”宣传的功效也不在我国认可的27类保健品功效中。事实上,这些打着“延缓衰老”“逆龄”等旗号的NMN产品,多数只是美国FDA等认证的膳食补充剂。

膳食补充剂和保健食品均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都不是药品。它们只是通过补充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来调节特定人群机体功能。

然而即使从未在中国获得许可,由于“抗衰老”产品的受众群体规模十分庞大,海外品牌的NMN产品近年来成了“明星级”产品。

成本几十,售价上万

在某电商平台,NMN相关产品的价格跨度极大,从一瓶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智商税收不到了?成本几十售价上万,网红“不老药”遭严打-LMLPHP

图片来源:天猫

据界面新闻,NMN产品仅在去年618活动期间,成交金额便超过了22亿,同比增长达129.52%。

而“抗衰老”领域的消费力度仍有可能继续上涨。有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3亿,十四五期间还将增长至3亿。据中信证券2020年7月行业报告中预测,这一物质预计对应304亿元市场空间,未来或达到千亿空间。

NMN的火热也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2020年7月9日,A股上市公司金达威的美国子公司Doctor's Best Holdings(DRB)推出了一款NMN产品,预售价格1699元,一瓶有60粒,成年人每天2粒。

而自7月9日开始,金达威在18个交易日内斩获12个涨停,股价翻番。

智商税收不到了?成本几十售价上万,网红“不老药”遭严打-LMLPHP

图片来源:Wind

据《瞭望》报道,多位药学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化工企业已可用极低成本生产NMN原料。NMN比较便宜的采购价为每公斤1000元左右,即每克约为1元。那么,如按某NMN产品标注的每2粒中NMN含量0.32克计算,一瓶60粒的NMN产品其成本仅约10元。如将白藜芦醇等辅助原料计算在内,一瓶“不老神药”的原料成本也仅为几十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一种容易获得的化工原料,NMN的提纯成本也并不高,企业的主要成本是营销、宣传费用。山东某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直言,NMN产品销售人员所说的“合成成本高”并不属实,其零售的高价格包含较高利润。

综合自界面新闻、《瞭望》、健康时报、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等

01-21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