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流动性的短期调节不等于全面转向,市场反应过度;一季度国内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转向的条件,央行有望于2月初进行万亿级净投放,料将快速修复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1月公募新发创新高后,预计2月募集规模仍将超2000亿元,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庞大,南下资金分流较小。
2月A股依然处于资金平稳流入驱动的轮动慢涨下半场。首先,央行的短期流动性调节不等于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其主要考量在于提高流动性波动预期,抑制债市加杠杆。考虑国内散点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及春节临近的流动性需求,多因素约束下,一季度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转向的条件。预计春节前央行将净投放1.7万亿,流动性环境回归合理充裕水平,快速改善市场预期。
同时,海外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不变,美联储至少在上半年不会停止扩表。其次,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公募权益产品新发1月达到新高3189亿元后,预计2月募集规模也将超2000亿元,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达到历史高位。投机性抱团瓦解后,市场进入估值与基本面的校准期;资金流入将更加平稳,市场进入资金驱动的慢涨阶段。最后,市场对一季度经济及1月社融的预期将适度下修,但影响有限;同时,海外市场调整对国内的传导逐渐趋弱。
配置上,建议紧扣“五大安全”和业绩超预期两条主线,“五大安全”中关注当前仍具性价比的品种,包括半导体设备、信创、稀土、军工、饲料和种子等;业绩超预期和一季报弹性方面,关注各大板块细分主线的龙头品种。此外,建议继续增配港股中内地机构偏好和估值“洼地”两条主线,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电信运营商和在线教育。
万亿投放在即
快速修复市场的流动性预期
1)央行的短期流动性调节不等于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市场反应过于悲观。市场近期调整主要源于宏观流动性预期快速下修。1月末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短端利率快速上行,DR007一度冲破利率走廊的上限,隔夜利率也上行至3.3%;这打破了过去央行维持银行间市场狭义流动性宽松的模式,压制了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加剧了投资者对货币政策提前转向的担忧。我们认为,央行的短期流动性调节不等于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其主要考量在于提高流动性波动预期,抑制债市加杠杆。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与债市杠杆率综合来看,前期机构杠杆水平确实达到小高位。另外,平抑房地产泡沫风险,防止银行间流动性溢是近期货币收紧的考量之一。
2)预计春节前央行将净投放1.7万亿,流动性环境回归合理充裕水平,快速改善市场预期。首先,考虑国内散点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及春节临近的流动性需求,一季度国内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转向的条件。其次,政策“不急转弯”的定调下,货币宽松的措施即使退出也将选择温和的风格。再次,自2月1日起,央行或将重启流动性投放,帮助平抑节前的流动性缺口,预计春节前将通过14/28天OMO+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方式投放约1.7万亿流动性,压低银行间利率,修复市场对宏观流动性的预期。
3)海外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不变,美联储至少在上半年不会停止扩表。美联储1月末会议虽然对经济复苏趋势的判断不变,但下调了近期经济复苏的表述,并提及疫苗接种进展对经济复苏的影响。一方面,舆情显示主流疫苗对病毒的主要变种依然有效,接种进度最快的以色列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受制于疫苗供应和接种意愿,预计美国达到60%的抗体覆盖率还需要25周左右。美国经济对政策依赖度很高,至少在上半年都不具备讨论削减QE的条件。
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
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达到历史高位
1)公募权益产品新发1月创新高,预计2月募集规模也将超2000亿元。
新产品发行热度依然很高,旧产品赎回相较过往也有所缓解。以“首发申购日”为标准,1月公募主动权益产品月募集规模创新高达到3189亿元,2月待发行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元。虽然近期新产品审批变少,但2020年下半年来公募基金公司依然积累了不少产品待发,未来2~3个月仍将持续“去库存”,预计2月主动权益产品新发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
以公募基金为代表,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达到历史高位。
2)投机性抱团瓦解后,市场进入估值与基本面的校准期,资金流入更加平稳。
一方面,政策预期波动大,A股市场短期调整后,存量产品收益率和排名分化收敛,新发产品建仓紧迫性降低;而且在业绩披露告一段落后,流动性预期修复成为主导各类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美方“限投令”提高了南下资金的集中度,1月资金净流入前10个股吸纳资金82%,而南下资金持仓前10的仓位占比仅45%;随着交易性因素淡化,南下资金净流入将逐步放缓,对A股资金分流有限,预计其中公募基金贡献不超过50%。
国内基本面预期波动和海外市场调整
对A股的扰动有限
1)市场对一季度经济及1月社融的预期将适度下修,但影响有限。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预计春节期间限制返程/出行将成为重要的防控手段,压制出行、餐饮等消费端的恢复;但同时有效工作日提升会改善出口和生产端。我们预计市场将逐步下修此前较高的基本面预期,但受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Q1 GDP增速仍可能保持在15%以上,整体扰动有限。融资端看,尽管政府债净融资将成为1月社融同比增速的拖累项,但仅观察非金融企业整体融资环境,1月仍然处于平稳状态,出现货币和信用“双紧”的可能性非常低。
2)海外市场波动持续性不强,对国内市场传导逐渐趋弱。海外散户抱团进一步引发市场出现持续恐慌的可能性不高。一方面,美国SEC可能会介入监管,为散户提供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券商Robinhood通过社交媒体Twitter表示,一直在和SEC等监管层保持沟通。另一方面,散户的抱团行为本身瓦解的概率更大。随着机构平仓流动性较差的小盘股的空头头寸,散户只能继续去找其它机构空头的品种,如白银等,但从流动性和市场可成交盘规模的角度而言,难度都要远远高于散户之前可以凭借自有资金“爆炒”的小盘股,相应地,散户能够对市场整体产生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小。当群体失去共同可攻击的目标时,抱团行为自然会瓦解。
万亿投放在即,2月慢涨延续
随着业绩预披露结束,A股已从盈利驱动转向流动性驱动,且对1月末银行间流动性收紧的反应过度。央行对流动性的短期调节不等于全面转向,一季度国内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转向的条件,央行有望于2月初进行万亿级净投放,料将快速修复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1月公募新发创新高后,预计2月募集规模仍将超2000亿元,机构端待入市资金规模庞大,南下资金分流较小。2月A股依然处于资金平稳流入驱动的轮动慢涨下半场。
紧扣“五大安全”和业绩超预期
两条主线,并继续增配港股
1)短期调整带来更多机会,在A股建议结合流动性预期修复和业绩超预期主线展开配置。首先,建议继续从“五大安全”战略层面出发,重点关注当前仍具性价比的品种,包括科技安全(半导体设备、信创)、资源安全(稀土)、国防安全(军工)和受益于通胀和涨价的农业(饲料、种子)。其次,从行业景气层面出发,建议把握海外工业品涨价补库存以及国内可选消费轮动主线中,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高弹性品种,包括工业板块的铜、锂、民营炼化、光伏;消费板块中的白酒龙头、调味品,以及受益于“就地过年”的家电、个护、家居等;科技板块中的安防、消费电子、运营商、智能驾驶、云计算;医药板块中的医疗器械、CXO等。
2)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中内地机构偏好和估值“洼地”两条主线持续受益。在A港股两市近期调整中,南下资金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净流入,上周日均规模仍在133亿元高位,AH股折溢价指数也仍在回落通道中,国内机构偏好集中以及相对估值“洼地”两条主线中的品种值得重点关注;包括互联网龙头、电新运营商、在线教育等。
风险因素
全球疫情蔓延速度和持续时间超预期;美国总统权力交接期各类冲突加剧,中美关系波动加大;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