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陈小唱第一次下载了手机交友应用。开屏时传来一阵“恋爱响铃”——“小姐姐你好!”一位男生在留言区热情搭讪。
“哦,不对,是阿姨,阿姨你好……”留言者忽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然而她并不在意。她每天都要在对话框里输入“上海、单身”四个关键字。“上海”是女儿的居住地,“单身”是女儿硕士毕业5年后的状态。
注册取名时,她想了片刻,敲下“大羊咩咩”,“羊”是女儿的姓,“咩咩”就是“妈妈”的谐音。
原本以为,陈小唱在年轻个体云集的网络社区里,仅仅是一个误入的异类。其实,她背后有一群数量可观的“60后”“50后”们。他们怀着对儿女婚恋的焦虑与困惑,潜入网络交友平台。
“有格调”的尝试
“这是一种希望向你滚滚奔来的感觉。”陈小唱第一次在平台上收到男生打招呼信息后,满怀憧憬。
陈小唱在搜索框内打下“上海”,随后翻阅数百条定位为上海的用户“瞬间”。上海是她女儿生活的城市,距离自己生活的小城不到100公里。“我想看看这些和我女儿同城的年轻人都在做些什么,从里面选有趣的人给女儿认识。”她说。
陈小唱在该平台上和年轻人聊天寒暄。受访者供图
其实她一直对市面上大部分社交相亲应用“敬而远之”,倒是对于几个因为电视相亲节目而出名的婚恋网站,有几分敬重。“因为电视里总能够看到这些女嘉宾是由这些婚恋网站推送的。”她说。
现在想起来,突然决定上网为女儿相亲,似乎是被身边的人裹挟了。面对女儿年近30岁依旧单身这件事,她一度心态平和,但这两年压力不断增加。她去跳广场舞,一起跳舞的舞伴总说:你女儿也大了,再不找就要错过了。
“就好像是有一种力量在推着我往前走,如果我不这么做,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了。”她说。
女儿有限的几次线下相亲经历,也让陈小唱觉得很不愉快。“好像就是凭借媒人的嘴巴或者是几行字就断定了两个人是不是匹配,这太像是交易了。”她说。
“我也越来越坚定,我应该帮她,让她在我认为对的轨道上运行。”陈小唱下定了决心。
严格说来,这已不是陈小唱第一次为女儿网络相亲了。早在半年前,她就加入了一个本省父母组成的相亲群,但那次对她来说“用户体验不佳”——
入群第一件事就修改群昵称,固定格式是性别 年龄学历,这就成了群成员的身份标识。每天群里都会滚动发出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相亲信息,这些相亲信息都是同一个模板,其中包括户口、是否有房、年收入、家庭情况等“硬指标”。
在这个群里,几乎所有人都是沉默的,不断滚动的只有征婚信息。群里的征婚者年龄都在25岁以上,女生的资料远多于男生。
“这里就像是房产中介的玻璃上贴着的房源信息。”陈小唱在群里一直潜水,除了最初发了几遍女儿的征婚信息后就再也没有发言,她觉得这个群让人心情压抑。3个月后,陈小唱把这个公益相亲群设置成了“消息免打扰”。
而这个设计清新的社交网站,成了她最新的希望。
她当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领地:暗黑色系的App标识不符合老年人“温馨愉快”的色彩审美;一堆类似于“猪猪女孩”“新裤子乐队”之类的标签也让她似懂非懂;她甚至不明白为何对话框列表上总是有一个小绿点;年轻人深夜爱在平台上慨叹寂寞,这和她每晚10点上床的节奏格格不入。
但是她并不在意。“和我的世界交集越少,可能和我女儿的交集就越多。”她说。
初试牛刀
在浏览了几天别人的主页后,陈小唱意识到“有内容的相亲主页才会有流量”,她开始在相亲网站上布局自己的主页。
“每一条内容,看上去随意,都是我精心策划的。”陈小唱是这样布局的:她拍过一组自家小洋楼的组图,花草繁茂的小院子、镂空的白色石英椅子、鹅卵石堆成的金鱼塘,这是为了展现这个家庭还算优越、家里人对美好生活有追求;她拍家中可观的藏书和自己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这是为了体现家风传承;至于为女儿收留的流浪狗拍一个组照,则是为了传达一家人的爱心……
不过陈小唱发现,这些特意展现的生活侧影观者寥寥。
后来陈小唱干脆在主页置顶了征婚广告:“我,一个‘60后’阿姨,也到这里来玩啦。如果偶遇优秀的小哥哥,可以介绍给我家女儿认识,女儿1991年出生,研究生毕业……如果男孩你学历本科以上,当然研究生以上更好,阳光、善良、真诚、幽默,帅不帅都可以啦,有趣的灵魂才是第一。上海有房或者准备买房,女方可以助力。(我真的很俗气呀,可是现实逼人俗呀)……”
这条置顶的“瞬间”点击量最高,有31个点赞,43条评论。评论里头有大赞她开放优秀的,有夸女儿能干的,还有打趣说她是“中国好丈母娘”的,也有直接自报家门想要来应征的,还有几位是来劝导陈小唱“子女的事情还是应该让他们自己来”。
作为一个活跃在相亲平台上的老年人,陈小唱也算不得形单影只。在平台上闲逛了半个月后,她遇到了一位51岁的陈姓同乡“黑涩天空”。他说自己原本只是想到年轻人的网络社区看个新鲜,因此取了这个自以为在年轻群体中不扎眼的网名。看到陈小唱的征婚帖以后,他很受启发,打算也为自己研究生刚毕业的儿子和在高校教书的外甥依法炮制征婚。
老陈看到平台显示他和陈小唱定位距离不足2公里,就觉得应该是可靠的本地人,赶紧问她两家的孩子是否可以互换信息认识一下。在两位家长理想的安排下,老陈的儿子和陈小唱95年出生的外甥女线上认识了一下。
从事婚恋中介20年的“红娘”谢飞说,父母协助子女网络相亲其实是“真实高效”的。他说:“我们统计过,父母填写的网络相亲资料中,95%以上的都是真实信息。如果是相亲者本人填写的资料,真实性大概只有一半左右。”
主动出击
陈小唱在交友平台潜水几个星期以后,发现主动来和自己打招呼的人“综合素质都一般”,她决定主动出击找人。
“如果看到特别优秀的,我会主动上去和男生聊天。”陈小唱进一步解释了“优秀”的定义:除去学历、职业发展不错是硬实力,她还要看看这个男生在网络上的状态是否有趣有料。
一个男生不断在平台上展现自己的豪车、名表以显示经济实力,女儿和她对这个男生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她觉得这个男生或许只是展现自己的生活,“毕竟在他的收入情况下,这些可能就是他的日常,就和你吃了一顿好吃的饭也会拍照纪念一样。”
“这就是炫富、晒优越感。”女儿坚持。
实际上陈小唱真正从平台上引荐给女儿的男生也只有两名。一次陈小唱在平台上认识了一个耐心帮她解决提问的年轻人小杰。她发现小杰也在上海工作,是一名法务,她就有意撮合他和女儿聊聊。小杰加了女儿微信,聊了一晚后没了下文。
陈小唱有点伤神,但还是越挫越勇。没过几天,她又在平台上看中了一个法国留学回来做IT的小伙子小马,也是她认为的“平台上最有礼貌的孩子”,于是主动出击找他聊天。
在陈小唱的极力推荐下,女儿加上了小马的微信,两人聊得很顺畅,并且达成了共识“长辈们替自己在互联网上相亲,未必懂得子女对于情感层面最真实的追求。”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女儿意识到了母亲的眼光和自己也不是完全背道而驰。“有时我应该多信任你一点。”她对陈小唱说。
至于同在一个平台的战友老陈,自从儿子和女孩取得联系以后,老陈多少有些忐忑,但是没放在嘴上。
“我上这个社交网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推他一把,把他身边那些有可能的缘分都找来,当然选择权还是在他那里,让他在最好的年纪做最应该做的事。”儿子研究生毕业就要入职工作了,他觉得到了该抓紧的临界点。
老陈觉得,前两年对于鼓励儿子谈恋爱,还是过于含蓄了。比如他会忽然对儿子说一句,多看看电视相亲节目,了解恋爱男女的心态,总归有好处的。
“红娘”谢飞统计过,某交友小程序上,相亲过后正式确立恋爱关系的情侣,大概有80%是由父母“海选”出来的,本人筛选后约会牵手的成功率只有20%。
短暂离场
连连失败后,陈小唱觉得自己在交友平台上的收获,或许并不是为女儿寻得一位郎君,而是看到“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人性”:有律师在平台上用经典案例讲述民法典,有开餐厅的年轻人在晒自己每天的菜肴,还有喜欢盆景的年轻人每天搭造展示一个微缩景观。
陈小唱喜欢在平台上看美好的文字和画面。有一个年轻人总是展示一个南方古村落的风景照片,她很是羡慕。得知这个年轻人是卖橙子的,就试着在他那儿买了一箱橙子,结果原本写着5公斤一箱的橙子,买回来一称重,连着纸板箱都还少了0.2公斤。那一刻,她对这个原本看好的交友工具产生了怀疑。
“我原本以为是个美好的人呢。”为了这件事,她三天没有再上平台了。
慢慢老陈上这个社交平台的热情也渐渐淡下去了,他说:“主要是很难再发现这么多住在周边的家长或者年轻人了。即使有,自己是一位年长的男性,也不好意思在网上随意和年轻姑娘说话,会被人误解的。”
春节后,老陈考虑注销账号了,毕竟年轻人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
2月底的一天,陈小唱忽然在这款社交软件上发现了女儿的踪迹。她立刻给女儿发了一串笑脸。现在,陈小唱打算注销账号了,因为使命已达。在注销前她写下了一个公开的状态告别:我看到我家千金亲自到这儿来了,我也要和这里说再见了,我从小教育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何况找男朋友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而实际上,她并未销声匿迹。她依旧每天登录平台,在女儿的对话框里发一个笑脸。
“虽然我从来没收到过回复,但是我心里踏实了。”陈小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