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之后,A股市场在短短14个交易日内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沪指从3731点直线下跌至3328点,累计跌幅超过了10%。至于深市市场,在这14天的时间内,跌幅更为明显,创业板指数期间跌幅更是达到25%左右,这14天的非理性下跌走势,确实让我们感到了意外。

    不过,与熊市常见的跌跌不休行情相比,这14天时间A股市场上演的是快速下跌的走势,市场用了14天的时间却完成了数月的调整跌幅,如果说急涨急跌是牛市的常态化现象,那么近期的急跌走势,对未来A股市场行情的走势也未必会是一件坏事。

    14天股市出现急跌,这与核心资产抱团瓦解的因素有关。在这一轮下跌行情中,跌幅最明显的,恰恰是前期抱团的白马股。但是,机构抱团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处于上涨过程中,机构抱团有利于股价的上涨,但在市场处于下跌的过程中,机构抱团却加速股价的下行。这一次,也让市场感受到机构高度抱团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机构抱团瓦解的背后,白马股的基本面与业绩成长性并未发生显著恶化的迹象,不少核心资产的盈利增速还是保持着稳健的运行态势。如果要找出一个机构抱团瓦解的理由,那么就是前期涨幅过大所引发的获利盘集中释放的风险。

    在前一轮上涨行情中,在机构抱团的助推下,机构抱团股的价格涨幅可观,且不少机构抱团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触及到历史估值顶部区域。在这一种非理性上涨的过程中,股票价格却透支掉未来的盈利增长预期,市场也用未来几年的盈利水平给股票进行估值定价。

    在机构抱团股享受历史高估值的背后,实际上受益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全球资产尤其是核心资产会享受很高的估值溢价。但是,对这一种估值溢价水平,却是随着全球流动性松紧程度进行演变。换言之,当全球市场流动性发生收紧预期后,核心资产的估值溢价空间自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一来,对近期美债收益率波动等数据,市场也是显得非常敏感的,当美债收益率出现显著攀升时,全球市场核心资产,尤其是估值高企的资产价格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对于A股市场,美股欧股等市场的波动率却稍显平静。与之相比,近期A股及港股市场的跌幅却比较显著,A股在短短14天时间内跌幅超过了10%,创业板跌幅更是达到了25%。

    对这一种非理性的急跌走势,美债收益率飙升及汇率波动只是一种导火索,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机构抱团瓦解下市场的极端情绪化现象。在市场形成集中抛售预期之下,也会把这一种担忧情绪发挥到极致,并引发了局部基金赎回或资金踩踏的风险。

    在集中抛售压力之下,市场的跌幅远超过市场的想象预期。但是,与2015年下半年的资金踩踏现象相比,当前A股市场的赎回压力及资金踩踏现象还是处于相对可控的状态,尚未触及到更大范围的基金赎回压力及资金踩踏压力。

    “防风险,守底线”无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政策基调,当金融市场可能会发生局部系统风险的时候,政策层面上会有一系列稳定市场的举动,但核心所在,还是在于稳定市场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定市场的投资情绪。

     不过,就目前而言,国内金融市场的短期急跌,尚未触及局部系统性的风险,但若按照这一跌速运行一段时间,那么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还是不可小觑的,甚至还会牵涉到股权质押平仓、基金赎回潮以及资金踩踏等问题。

    经过了短期市场的急跌之后,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又一次回归到合理的状态。当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陆续披露之后,按照年内上市公司较为确定性的盈利增速水平分析,一季报披露完成后,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如果按照当前的指数位置,A股市场又一次回归到较佳的估值优势状态之中。

    对稳定股市、稳定金融市场,政策层面会有不少的大招,并持续保障金融市场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问题。但是,对近期的股市急跌行情,更像是一次风险的提前释放,只是这一次的风险释放速度过快,部分核心资产的跌幅已经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范围。

     不过,经过了这一次的急跌之后,市场再往下调整的空间已经被快速收缩,市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数百点的调整,避免了以时间换空间的调整形式,这也意味着这一轮调整周期会比市场预期的时间提前结束,急跌也给了中长线资金一个较好的低吸机会。

    相关阅读:对照历史 A股各种“茅”调整到位了吗?

    01

    各类“茅”最近很受伤:回撤普遍超过大盘指数

    近期股市的连续调整,令去年坚挺的各类“茅”公司股价很受伤。

    当前市场上流传着各行业“茅”的版本,比如酒茅(贵州茅台)、眼茅(爱尔眼科)、牙茅(通策医疗)、医药茅(恒瑞医药)、油茅(金龙鱼),水泥茅(海螺水泥)、光伏茅(隆基股份)、家电茅(美的集团)等,这些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公司。

    数据显示,上述公司的股票多数自2021年内高位的回撤幅度持续加大,其中油茅(金龙鱼)、牙茅(通策医疗)、眼茅(爱尔眼科)的区间最大回撤幅度均已超过40%,金龙鱼的最大回撤高达48.62%,接近腰斩。

    总的来看,上述股票的回撤幅度普遍超过20%,很多超过30%,明显高于同期大盘指数回撤,如上证指数自年内高位最大回撤幅度为10.81%,深证成指自年内高位最大回撤幅度为18.44%。

    02

    回撤与历史情况相比如何?

    在连续调整后,上述“茅”公司的股票调整是否到位?这个问题的答案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过历史数据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据记者统计,上述“茅”公司股票历史上也曾有一些较大级别调整,不同公司差异较大,部分调整幅度惊人,部分则调整幅度不大,但最后都走出阴霾,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比如贵州茅台历史上单次超过20%的调整不多,最近是一次是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调整幅度达到25.42%,调整时间长达5个月。贵州茅台历史上也有过超过50%幅度的调整,是在2013年。

    号称“眼茅”的爱尔眼科这波行情回撤超过40%,但历史行调整幅度超过40%的情况极少。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股价调整幅度曾达46.84%,目前回撤幅度已接近这一数值。

    “牙茅”通策医疗近期回最大撤幅度47.50%,接近腰斩。历史上调整幅度超过20%的情况极少,但极端情况下也会现惨烈调整。比如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通策医疗调整幅度高达53.04%。如从2015年5月的最高价至2017年7月的最低价计算,调整幅度更高达59.13%。

    “光伏茅”隆基股份近期回撤幅度超过三成,其股价历史波动也较大,近年出现数次较大幅度调整。比如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最大调整幅度达61.47%。又如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最大调整幅度达65.44%。

    恒瑞医药、美的集团历史上大幅调整的情况则比较少见,但仍有极端情况出现。

    文章来源:

03-10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