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2月份,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0.2%。其中,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至此,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基数作用的消散以及需求的逐步复苏,预计后期CPI同比将恢复上行。

2月CPI继续负增长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

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下降0.1%。1~2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下降0.3%。

据测算,在2月份0.2%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表示,从同比看,2月CPI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6%转为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猪肉价格下降14.9%,降幅比上月扩大11.0个百分点;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8.7%和2.6%,降幅均有收窄;羊肉、水产品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7.5%、5.9%和4.3%,涨幅均有扩大。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其中飞机票价格下降28.2%,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5.2%和5.8%;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6%和0.3%。

从环比看,2月份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涨幅回落2.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食品中,受春节期间消费需求增加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7%和6.1%,涨幅分别扩大5.4和3.8个百分点;生猪出栏持续恢复,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5.6%转为下降3.1%;天气转暖,蛋鸡产蛋量提升,加之局部地区疫情好转后调运渠道逐步畅通,鸡蛋价格由上月上涨11.1%转为下降4.5%。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居民就地过年,文娱消费需求有所增加,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13.0%;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4%和3.7%;春节期间人工成本有所上升,洗车、家政服务、美发和出租车费用等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1.2%至6.3%之间。

未来走势如何?

CPI将平稳回升预计3月份“转正”

今年来,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未来走势如何?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随着基数作用的消散以及需求的逐步复苏,预计后期CPI同比将恢复上行。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2月份CPI翘尾因素为-0.8%,比上个月下降0.6个百分点,是CPI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新涨价因素为1.6%,比上个月上升0.7个百分点,年初以来消费价格整体上涨。在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一降一升的共同作用下,CPI走势较为平稳。虽然CPI处于低位,由于年初以来新涨价因素的上升,表明需求正在改善。后期随着经济复苏叠加翘尾因素上升,CPI同比将回升到正值。

“预计3月份CPI同比可能回到正值。一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需求改善将带动新涨价因素上升,促进消费价格水平企稳回升。二是翘尾因素逐渐上升,经过测算,3月份翘尾因素上升1个百分点到-0.8%,二季度进一步逐月上升到1%,将对CPI有一定的抬升作用。随着生猪生产供给的增长,猪肉价格同比整体趋于下降,将促进CPI同比涨幅回升幅度不大。因此,预计CPI将缓慢上升,回到正值之后维持温和上涨。”刘学智分析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中心副主任陶金也表示,2月份CPI同比为负,主要还是受食品项价格回调和低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短期中低基数的效应十分明显,拖累同比数据降低。环比看,1-2月受节日需求提振影响,物价环比上升,后续随着整体需求逐步复苏,有望带动CPI环比继续保持为正,最终带动CPI同比转正并平稳回升。

相关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陈晓红:

物价涨幅有望合理控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表示,这一目标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今年物价涨幅有望继续控制在合理区间。

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5%,实现了既定目标。陈晓红委员说,取得这一成绩非常不容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生猪供给持续偏紧,洪涝和低温异常天气等多因素干扰,我国保供稳价压力较大。对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国内疫情,并及时打出财税、货币、产业等政策“组合拳”推进生产恢复,确保物资供应稳定。同时,积极畅通供应体系,重点推动生猪产能恢复,降低了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

陈晓红委员表示,2021年我国CPI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因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生猪产能逐步恢复,有望带动猪肉价格稳中趋降,而且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疫情对供给端影响减弱。

陈晓红委员提示,今年以来,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一定的涨价压力,对此要加大疏导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应大力发展生产,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应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应完善补贴制度,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03-12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