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一篇质疑某外卖平台运用算法进行“杀熟”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3月3日,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的“用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发现苹果、安卓不同价,更是将“大数据杀熟”推上风口浪尖。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更快更精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也越来越难躲开暗藏的算法陷阱。

运费、满减设计存在差异

冯女士(化名)是外卖常客。去年一天中午,她和同事在办公室一起点外卖,选择了同一家的同一个菜品,结算时发现同事手机上显示的价格比她低3元。仔细核对两人下单的各项数据后,冯女士发现,两人产生差异的一项收费是配送费。“我的配送费比同事的贵大概3元左右。”令冯女士不解的是,同事平日点外卖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么反倒比自己这个老用户优惠呢?再次核对收货信息和商品信息后,冯女士意识到,自己被平台“杀熟”了。随后,她将情况反映至饿了么平台,工作人员回复称,配送费差异系定位不同所致,“他们说我跟同事定位了不同的门,才导致配送费存在差异。但公司前后门能差多少米?”

这件事还没等来结果,冯女士便遭遇第二次被“杀熟”。去年12月,已是淘宝88会员(可享受一年饿了么会员服务)的丈夫正准备订外卖,一旁的冯女士回忆起前次被“杀熟”的经历,就用自己和丈夫的手机一起登录饿了么,选择相同的收货地址后,比对不同商家的费用。这次,冯女士发现,配送费没有差异,但是商家的满减活动却不同。一家名为“窑鸡王(中山公园店)”的店铺,丈夫的会员账号上的满减活动为“60减27,120减37,含15元津贴”;而冯女士的非会员账号上,满减活动则变成“60减30,120减40,含18元津贴”,非会员价反而比会员价更优惠。对此,饿了么平台回复她,满减系商家自行设置。但这样的说辞并未让冯女士满意,“又不是一家两家存在这种情况,平台难道不知情吗?”冯女士转而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希望能够制止饿了么的“杀熟”行为。

3月9日,记者用会员及非会员账号登录饿了么平台,发现冯女士反映的存在满减差异的店铺已下架。

“百亿补贴”非会员领得多

1月10日,贺先生跟朋友一起通过饿了么订购外卖,发现购买同样的商品,自己已购买会员的账号满减后需支付20元,而朋友非会员账号在使用“百亿补贴”后仅需支付17元。市民庄先生也有类似遭遇,老账号和新账号购买同样的商品时,老账号领到的补贴反而更少。“百亿补贴”会员领得更少,是真的吗?

为避免试验的偶然性,记者又用另一组会员账号C和非会员账号D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非会员所领补贴多是普遍情况。

消费者维权举证鉴定难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社会公众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从而收取不同价格等行为的概括性说法。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揭露“大数据杀熟”的六种现象,从针对性营销、到“不同人不同价”、再到概率算法等,指出算法精准地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不同形式的价格歧视。

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其中包括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但记者留意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上,市民遇到“大数据杀熟”后维权不易。如针对“百亿补贴”投诉中,相关部门回复“每个用户在每个‘百亿补贴’店铺可使用的金额随机获得,活动规则已说明,并未发现违法行为。”“杀熟”行为愈发隐蔽,消费者面临的是举证难、鉴定难的维权困境。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采取线下约谈、线上指导和法制宣传教育等方式,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也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够肩负起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应有的社会责任,切莫让“回头客”寒了心。

03-15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