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同事做了一个关于普通投资者偏好的调查。从结果看,大家对2021年的股票收益似乎有非常好的预期——平均值是41%。这真有点夸张。 人们如此乐观,我怀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20年很多人获得了超额收益,而且是通过投资公募基金获得的。 有67%以上的被调查者开始认同把钱交给公募基金经理、让他们投资是种赚钱的好方式。这种效果大概就是管理层想要的。 甚至有的基金经理已经成了网红。他们长得平平无奇,但如果能像2020年那样为基金购买人赚钱,投资者甚至愿意花精力为他们P图,并关心他们日益严重的脱发问题。 2021年的公募基金发行趋势也令人惊叹。截至春节假期前,新发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品种的公募基金规模接近6000亿元,预期在2021年剩下的时间里再发个3万亿元应该不成问题。这有点让人想起了2007年年初的状况。 个人投资者的极度乐观情绪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在基金这个领域也是一样。 今年1月就发生了2000多亿元的资金追逐一只公募基金的情形——这只基金的计划发行规模只有几百亿,申购者们需要抽签才能得到购买这只新基金的资格。这种行为真的让人很难理解。 首先是基金投资者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近似屈辱的等待呢?如果他们真的认为主动投资基金比被动投资更能赚钱,完全可以从上千只主动型基金里挑一只最心仪的。 其实,即使是那个大家需要抽签的新基金,其基金经理也还管理着其他公募基金,随便买,根本不用排队。 更要命的是,这种拥挤的巨型基金真的是个好产品吗?
记得曾经有个嘉实策略混合基金,发行当天就创下了单日400亿元的公募基金规模纪录。那会儿是2006年年底。顺便说一句,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如果没经历过2006年到2008年的股市大动荡,真的很遗憾,那时候关于市场的奇闻异事能写本故事书。 当时我太太还是刚出大学校园的新鲜人,用积攒的第一个1万元买了嘉实策略混合基金。很快,那1万块就变成了6000元。她非常希望自己的第一笔投资能收回本金,所以这只奇葩基金让她养成了长期投资的习惯。 现在来看,这只嘉实的基金已经运行了14年,长期的投资年化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如果把所有分红再投资的话)。这个成绩稍逊于竞品12%的平均数,但也还说得过去。 不过做这种比较时,人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变量,那就是嘉实策略混合基金的规模已经从400亿元变成了现在的40亿元。 这只基金规模停留在100亿元以上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也就是从2006年年底到2008年年中。在规模尚且庞大的阶段,其投资收益率不但远远低于同类竞品,也惨败给作为比较基准的沪深300指数50个百分点。 你可以想象吗,一只由人来管理的基金,发行一年半后收益率输给参照指数50个百分点! 基金收益率如此之差,当然和基金经理团队的投资运营水平有关,另外,规模过大的确也是个掣肘。 单只主动型基金过于有钱,会面临一些问题。基金经理管的钱太多,同时又受到双十约束(也就是持有的单只股票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10%,也不能持有10%以上单只股票的份额),此时他就需要持有比一般规模基金更多的股票。 就像巴菲特说的,人们投资的股票最好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如果关注的股票数量过多,投资者就会出现判断失准,进而影响总的投资收益。超级规模主动型基金的投资经理一般从业经验相对丰富一些,但也不能摆脱人类关注维度的限制。 超级拥挤的基金从逻辑上就是如此糟糕,投资者非要买它,就像在谁会赢得某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赌博中偏要押参赛者中最肥胖的那个。 这类产品最大特点恐怕就是能让基金公司更高效地收钱,对投资者却毫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