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2019年达到43.7%,户籍人口期望寿命2020年达到83.67岁,处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水平。2000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每隔几年发布一次的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上海市国民体质达标率和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蝉联全国第一。一场疫情,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运动健身需求。从体育场地设施到科学健身指导,上海体育如何在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
近日,2021年上海市市民体育科学大讲堂首场报告在黄浦区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行。从3月到7月,市民体育科学大讲堂将走进全市16个区,指导市民科学健身。首场报告中,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带来满满干货,同时为市民勾画了上海全民健身“十四五”期间的蓝图。
截至2019年底,本市各类市民健身步道(绿道)、骑行道总长度为1680公里,其中骑行道总长度为247公里,绿道总长度为881公里。本市累计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235个,市民球场2694片,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565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98个,市民健身房186个,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2020年上海共建成市民健身步道112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85个,超额完成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任务。
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体育部门积极挖潜,螺蛳壳里做道场。2020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到2.409平方米(含人均可利用面积),完成“十三五”规划2.4平方米的目标。“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打造国际知名、全国领先、上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力争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左右,市民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6%,市民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建市民身边的场地,增加举步可就的体育健身设施。深受市民好评的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市民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将形成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服务网络,完善高品质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
未来,上海将充分利用“一江一河”沿岸丰富的工业遗址、闲置用地、商务楼宇、码头滩涂、水域等空间资源,优化布局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以及各类体育场馆、多功能球场、体育公园、船艇俱乐部、户外运动场等健身设施,让市民体验家门口的“生活秀带”。
目前正在推行的都市运动中心概念,将成为上海体育场地新的“增长点”。推动各区、管委会、园区利用公共体育用地、产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旧厂房、仓库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通过新建或改建等方式,建设都市运动中心体育服务综合体。到2025年,实现全市16个区都市运动中心全覆盖,试点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都市运动中心,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
上海是国内最早开展“体医融合”探索的城市。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十四五”期间,上海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将继续推进“体医养融合”发展,加强对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和指导。推广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把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社区赛事活动等公共体育服务送进社区、园区、校园和楼宇,全市每年开展配送服务不少于8000场。
赵光圣介绍,上海将试点推进“体医融合”职工运动健康促进项目。探索提供运动处方服务。构建覆盖全人群的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以智慧健康驿站为载体,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体质监测等资源,为市民提供自助健康服务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试点推广社区健康师项目,指导市民健康吃、科学练、治未病、防慢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面临城市的深度老龄化趋势,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100家左右体医养融合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身、康复、养老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2021年要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不少于30家,每个区至少新建1家,逐步扩大覆盖面。例如,长宁区虹桥街道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已经对外开放;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正在试运营,4月将正式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