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5日发表报道聚焦中国热播电视剧《小舍得》,并指出电视剧对“影子教育”的呈现,也让很多家长感叹“太真实”。全文摘编如下:

在几个为人父母的中国朋友强烈推荐下,我去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

剧情围绕一个大家庭展开,聚焦小学升初中的话题,把令人窒息的升学压力、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无限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舍得》最大看点是这个大家庭中,两个30来岁的妈妈。蒋欣扮演的田雨岚是典型的“鸡血”妈妈,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让儿子考上重点初中,逼他放弃一切兴趣爱好,变成闷闷不乐的“学霸”。在她的高压教育下,儿子在家长会上吐露心声“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还患上抑郁症,在考场上撕考卷,出现厌学、幻觉。

相反,宋佳饰演的南俪一开始是位“佛系”妈妈,和丈夫采取放养式教育,为了要给孩子快乐童年,欣然接受女儿成绩落后、上不了重点初中的现实。但随着剧情发展,“佛系”妈妈受周围环境影响,逐渐发生变化。学历不如人遭遇职场挫折,令她彻底放弃“佛系”。她不惜舍掉婚姻和家庭和睦,为了学区房和小儿子入学名额,差点和丈夫离婚;因为女儿教育问题,她又和丈夫陷入冷战。

《小舍得》的桥段和人物设定有夸大和牵强的成分,但这部现实主义电视剧反映的中国式教育焦虑,直击大多数家长的心坎。

电视剧对“影子教育”的呈现,也让很多家长感叹“太真实”。一个班级几乎所有孩子都在课外上辅导班、接受提前教育,家长为让孩子进入名牌培训班挖空心思,再“佛系”的家长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会被“剧场效应”裹挟进入焦虑大军。

教育是中国社会的痛点,尤其是在大城市,无论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是社会精英,都在为如何替下一代铺好路操心。虽然家世背景、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极为重要,人们还是普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把教育视为通向更好生活的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路。

许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因为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这样的环境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动力,但个人和家庭得为此承受重压。

《小舍得》最终以温暖结束。“半路姐妹”在“舍”与“得”之间,做出让自己和家人最舒心的选择。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那些生活在现实压力下的中国人,他们的舍与得,又谈何容易?

05-07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