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又是熟悉的“高开低走”模式,创业板表现较弱,收盘下跌0.59%;沪指收涨0.24%,深成指收涨0.31%。但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立讯精密等大白马股盘中依然强势创出历史新高,照此看,资金抱团貌似从未远离过我们。而行情也再次逼近3000点,这一次会一鼓作气的冲过去吗?
成交回暖明显
虽说6月1日大涨后,行情走的比较纠结,但一个好的迹象就是近来成交额有了明显的回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本月前6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额为7127亿元,较上月6220亿元的日均成交额增加近1000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大白马集体再创历史新高
盘面上,前期攻城拔寨的地摊经济、网红概念等题材股集体熄火,反而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大白马继续“峥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本周一,共有53只(不含年内上市公司)个股创出历史新高,其中9家公司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大白马,包括“白酒双雄”贵州茅台、五粮液。也包括美的集团、立讯精密、中国国旅、长春高新等等。
更惊讶的是,上述9家千亿白马并不仅仅在本周一创出过历史新高,而是近期频繁创出历史新高。像贵州茅台,本月6个交易日中4次创出历史新高,中国国旅也是4次。最少的智飞生物,本月6个交易日中也创出过2次历史新高。
价投和游资罕见达成共识
大白马集体创出历史新高的背后,是各路资金追捧的结果。进入6月,偏向价值投资的聪明钱(北向资金)和激进的短线游资(融资客)罕见的达成了共识,均在积极追捧大白马股。
从北向资金来看,本月上榜十大活跃成交股的公司中,陆股通净买入过亿的有21只,其中15只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大白马,京东方A、中国平安是仅有的2只净买入超10亿元的个股,招商银行、伊利股份、立讯精密、上海机场等大批大白马获得超亿元的净买入。
而对融资客来说,本月净买入过亿的公司有61家,其中16家公司是市值千亿的大白马,买入最多的是五粮液,为4.78亿元,兆易创新、中国国旅、贵州茅台等也被融资客大额净买入。
是时候拥抱核心资产了?
对于上述北向资金和融资客所体现的趋同性,正如某专业人士表示的,如今A股的生态,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上交所建立指数编制专家咨询机制,指数编制具有重要表征意义,对市场参与人感知市场运行、开展投融资活动、进行财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有理由相信,未来核心资产优质资产将成为主流资金流入的主要标的,作为散户投资者,如果再不认可核心资产优质资产的大趋势,被股市淘汰那是迟早的事。
和信投顾也表示,纵观全局,市场的风格出现明显的切换态势,近期一路攻城拔寨的题材股集体熄火,新的持续性热点还未形成,给场内外资金调仓换股制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数据上监测到北上资金加速流入白马股等一系列核心资产,融资客加大杠杆抄底低估蓝筹,可以看出偏向价值投资的聪明钱与激进的短线游资罕见在同一时间达成共识,预计二八切换后大盘股的强势拉升有望把指数带入3000点上方。
大盘能上3000点?
行情又来到3000点下方,而3000点可谓是沪指的一个坎,十多年里来来回回数十回了,这一次又会怎样呢?不少机构或专业人士认为,上破3000点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上述的和信投顾外,粤开证券也认为沪指向上突破3000点区域是可期的。粤开证券认为,A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叠加目前正处于两会过后的政策落地阶段,有望助推新热点的形成,进而活跃市场情绪,吸引增量资金注入,沪指向上突破3000点区域可期。
招商证券也认为,5月25日开始,北上资金净买入强度依次是金融周期、科技、消费医药;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机构投资者可能转向加仓金融周期;个人投资者开始直接买入金融周期板块的股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排除A股跟随全球股市出现风格转化的可能。5月14日以前,海外股市科技消费医药占优,5月14日以来则是金融周期占优。依照全球大类资产交易复苏逻辑,A股有望更进一步。
也有专业人士从技术角度认为,趋势上沪指小涨,沪指继续站稳2900点,沪指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在半年线之上做窄幅整理,尤其是55天线需要走平抬高以形成抬举作用。从中长期角度来讲,大盘突破年线后蓄势整理是好事。市场虽然没有走出外围市场那种连续逼空格局,但稳步攀升趋势仍然不变,更从容厚积薄发。如此看,沪指剑指3000点已成定局。
谨防波段性回调
当然了,广发证券近日给出的剔除金融服务后的A股估值却发现,PE市盈率从上周33.77倍上升到本周(6月第一周)的35.03倍,且目前处于1倍标准差的上边缘。从这一点来看,当前A股的估值并不低。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正如巨丰投顾表示的,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增多以及经济复苏过程中,指数出现实质性较大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复苏之际阶段性行情还是可以期待的。只不过,经历连续反弹之后,当前市场分化逐步加大,外部不利局面加重,要注意波段性回调的可能风险。
对于短线投资者,如果是近期低吸的,建议逐步减持观望。而若是没有跟进的,这里更不建议追高,而是等待新的机会,尤其是市场阶段性方向确立之后再做新的定夺。当然,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此前多次提及,目前仍是阶段性价值配置的好时机,可在指数阶段性调整过程中,逢低进行积极的吸纳。机会上,可继续跟踪和挖掘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相对确定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