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再次对国际组织发难。
当地时间6月1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参与调查美方在阿富汗战争中行为的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人员实施制裁。
白宫认为,美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该法院对美方人员没有管辖权。在没有美国政府的同意下,对美国人员进行调查或起诉,侵犯了美国主权。美国政府将对相关人员实施经济制裁,并拒绝其入境。
国际刑事法院随后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所谓的制裁。声明说,美国如此威胁国际刑事法院人员,令人无法接受,这是在妄图干涉法治。联合国和欧盟方面也对此表示关切。
国际刑事法院总部设在荷兰海牙,于2002年成立,是首个国际永久的司法机关。对种族清洗、反人类罪行及战争罪行等有起诉的权力,目前该组织有123个缔约国,虽然美国不是成员国,不过由于阿富汗身在其中,因此该法院对在阿富汗发生的有关罪行具有管辖权。
祭出“制裁牌”特朗普一石多鸟敲打各方
美国和国际刑事法院之间的纠葛,早在今年3月就现出端倪。当时,国际刑事法院裁定,批准对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展开调查,包括对在押人员实行虐待、侵犯个人尊严等行为。这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首次获准调查美军。美方随即表达不满,并采取撤销检察官签证等措施,阻碍调查。
为何此时以制裁手段回击国际刑事法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不管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还是平息民众对于种族歧视的怒火,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特朗普此时打出“制裁牌”,转移民众视线的同时,也是为其大选作铺垫。
由于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执法致死事件引发的余波仍在蔓延,全球多地包括美国盟国,都出现了针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批评和抗议声音。此时美国并不希望在人权道义方面再遭指责,因而白宫选择在这一时间提出制裁,既是敲打国际刑事法院,也是警示其他国家,在当前形势下不要指责美国。
特朗普祭出制裁令的同时,美国司法部表示,已经收到相关检察官办公室长期金融腐败和渎职的可信材料。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认为,美方不接受国际法院的调查,反而威胁要调查对方。其采用“污名化”手段,倒打一耙,是为了摆脱被告地位。同时保护美国发动战争权。
美当局无理指责他国难掩心虚
不仅放话制裁,美国还暗示国际刑事法院有政治动机,被其他国家操纵。美国司法部长巴尔甚至把矛头指向俄罗斯。在苏晓晖看来,这一指责显然是空穴来风。当前被美国视作眼中钉的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俄罗斯已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而中国只是一个观察员,要说两个战略对手在国际刑事法院的问题上给美国设置陷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美国的这种说法的背后反映出当前美国政府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困局。在美国国内,随着选举的不断演进,政治斗争也趋向白热化。美国政府担心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对手攻击自己的抓手。在美国国外,由于迷信大国竞争,美国不断进行战略进攻,同时担心别国会因此进行反击,亏心事做多了,自然总是怀疑别人也在制造陷阱。
不择手段掩盖错误美当局引发盟友愤怒
美国媒体注意到,美国政府又一次攻击"不听话"的国际组织。美国在欧洲的盟友,选择为国际刑事法院站台。
在苏晓晖看来,美国如果在相关问题上执意而为,对于美国的国际形象会产生更多负面影响。美国想做世界的霸主,同时想赢得更多领导权和权威性,但是一个不分是非曲直,无视国际公平正义的国家是不可能赢得尊重的。
另一方面,美国在阿富汗的暴行,以及美国在很多地区问题中制造的事端,对美国带来直接影响的同时,也对美国的欧洲盟友产生更多困扰。由于地理因素,美国在地区犯下的错误,往往是由欧洲来买单。对于欧洲来说,只有阿富汗和中东地区获得和平稳定,欧洲的总体发展才会有更积极良好的动向。如果美国无视自身错误,不择手段掩盖自身错误,必然引发欧洲盟友的愤懑情绪,不愿意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