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西段的持续摩擦终于在印度方面的持续玩火之后让印度军队晚上尿了裤子,从通常会造成人员受伤的一般群架酿成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边境摩擦。目前相关的消息处于漫天乱飞的阶段,如果总结一下,差不多是印度军方承认损失,印度媒体使劲找补,解放军发言人惜字如金,中国媒体……说啥的都有。
从官方渠道来看,印度军方目前承认的,也就是各大通讯社都报道的消息,是印军先有1名军官2名士兵在摩擦中死亡,随后又有17名伤员在伤情恶化后死亡,除此之外就没有有效信息了;解放军这边则主要强调了事情的责任问题,在于“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至于这句“造成人员伤亡”的表态,实际上也没有超出印军一开始至少3死17伤的伤亡情况的范畴,也没法由此去猜测解放军的伤亡情况——打群架抡棍子就算赢面很大,要没蹭破点皮肉什么的也不合理。
至于两国的媒体就比较迷惑了,毕竟作为一场发生在人迹罕至的中印边境西段的两军摩擦,两国记者不仅肯定都不可能接触到第一现场,事后了解情况也不可能绕过本国的军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媒体口中节节攀升的解放军伤亡数字令人迷惑——这些数字除了稳健地比印军官方数字高出一倍之外,没有任何来源和证据;而中国媒体里仅有的“其他声音”,结果也被证实只是照抄了不靠谱的印度媒体,而从这一“照抄”被广大印度媒体如获至宝,纷纷拿来佐证自己先前的数字这点来看,印度媒体对于自己口中报道数据的真实性显然也是毫无底气。
有关伤亡数字这件事情来看,虽然中印边境的摩擦还没有升级到使用热兵器的正式冲突上,但在统计伤亡这事儿上,所遵循的原则和战斗应该差不太多,那就是谁控制了战场谁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从解放军“造成人员伤亡”的态度看,虽然我军对印军死亡人数骤增这件事情可能没有预料,但能看出对于战场情况的把握还是准确的;反倒是印军每次只说自己死了几个人,对于解放军的情况毫无消息,这既不像是打赢了掌握准确数字的样子,也不符合印军占一点便宜就吹成大捷的传统,个中原因就只能大家心领神会了。
对于高原严寒缺氧地区的伤病救治来说,印军出现这么多死亡病例,未必都是颅脑损伤引发的脑疝。毕竟就算打群架,印军的钢盔和防弹头巾对于钝器击打也是能有一定防护作用的。这种快速减员更可能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各种医疗保障的不到位造成的。这种相对的不到位对于我军来说也曾经在历史上长期存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总减员人数中的伤病员比例达到了5比1,远高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11比1。
高原缺氧本来就会对所有在高原地区活动的人产生影响,由于大气氧分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人体的肺泡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也相应下降,形成组织缺氧。机体为了代偿氧的不足,发生过度换气,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液更趋碱化,导致氧离解困难,从而加重缺氧导致各种高原特发病。即使肢体受伤,高原缺氧也会导致供血不足引发肢体坏死,而受伤失血的情况也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从而加速、加重失血机体休克的发生。
除了高原缺氧这个背景设定之外,按照解放军的表态,印军选择在“6月15日晚”发起挑衅也可能是造成其后续死亡较多的原因之一。高原气温昼夜温差巨大,风速也大,因此在6月的绝对气温即使不是很低,其冷感值也非常高。按照我军1988年在新疆军区进行的试验看,在海拔4400米左右的高度,在气温较高的5月进行露营,即使三个战士合铺睡都会感到极冷,如果伤员在夜间暴露在野外,其身体暴露部位很容易就会发生冻结。不难想见,双方肢体冲突之后,大量倒地的印军伤员就是暴露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收治后送,加上印军在高原一线的伤员收治和后送能力较差,万一在后送治疗过程中出现休克症状,想要救回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相比印军,我军在吸氧这件事情上目前已经相当普及了,2016年11月,新疆军区就已经实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哨所官兵都吸上“床头氧”,在阿里军分区、三十里营房医疗站以及其他一些部队也都建立了高压氧舱、制氧站。对于颅脑损伤的伤员,及时后送并送入高压氧舱治疗能够较好预防脑疝发生,而解放军基本控制了肢体冲突地区的情况,也有利于我军有条不紊地进行伤员后送和救治。
事已至此,印度高层对于印度一线部队的组织程度和作战能力想来应该有了比较清醒和直观的认识了,印军在无所谓装备优劣的肢体冲突中都表现如此,使用劣势装备抗击数量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解放军的场景下的表现……施佬觉得,莫迪总理比美国总统应该还是要聪明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