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护士都出现幻觉了,一闭上眼,看到的都是鼻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刘岩红6月15日在朋友圈如此写道。
当日的上海暴雨滂沱,可丝毫没有阻挡住前来进行核酸检测市民的脚步。当天,同仁医院共检测937人,而平日这一数据仅为300至400人。核酸检测工作量是否已超负荷?市民们为何争相前来检测?今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医院位于西一门内的核酸检测区进行实地探访,并亲身体验个人核酸检测全流程。
6月15日市民冒雨排队到同仁医院做核酸检测
经过测量体温和核验随申码,记者从同仁医院正门进入,穿过几栋楼找到了核酸检测点。同仁医院的核酸检测点在西一门处,由一排简易活动板房组成。刚过午饭时间,登记窗口前已经蜿蜒排起十几米长的队伍。室外有些闷热,但队列井然有序,大家都戴着口罩安静等候。
不少人排到临近登记窗口时,就变成了“低头族”。原来登记窗口外墙上张贴着个人检测流程:填写个人信息、登记、缴费、采样检测、次日领取报告,一旁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在线填写个人信息,于是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扫码填写。必填信息有6项,为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来自地区、检测对象、在沪地址和联系电话。
一位阿姨排在记者前方,她头发花白,体格健壮,身着鲜艳的红格子衬衫。巧合的是,她是一名已经在同仁医院工作了三年的护工,今年55岁。前不久她回到安徽老家,按照同仁医院规定,她必须拿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才能重回病房工作。“不管去了哪个地方,只要踏出医院这个门,哪怕出去一天,回来都要检测。”阿姨说,自己平常就住在病房里,核酸检测让病人放心,也让她安心。
排队半个多小时后,记者向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拿到了同仁医院的就诊磁卡和单据。再去收费处缴费240元,便可以去采样。所采样本包括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会用两根长约20厘米的棉签分别伸入口腔和鼻腔深处。 采样过程极快,两项相加不超过10秒。口咽拭子采样时,记者只感到扁桃体附近有轻微擦拭感。而鼻咽拭子采样相对难受一些,棉签深入到鼻咽部,有明显异物入侵感,伴随轻微疼痛,记者不自觉地闭上了眼睛。
尽管采样过程略有不适,一些人紧锁眉头,或者出现了呛咳等反应,但仍然积极配合采样人员,纹丝不动地接受采样。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为了方便采样人员,主动扎马步完成了采样。据记者观察,采样带来的不适感尚在可忍受范围内,现场大多数人采样顺利,没有明显反应。
市民积极配合采样
不过也有少数人比较敏感,会情不自禁躲避采样。比如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当采样人员将棉签伸入他的鼻腔时,他忽然后撤。采样人员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安慰道:“别逃别逃,一下就好。”另一只手迅速更换棉签完成了采样。年轻男子长舒一口气,抹了抹眼角流出的泪水。
获得样本后,采样人员将两根棉签头部浸入一只装有样本保存液的螺口管,麻利地折断棉签多余的长柄,盖上螺口管的盖子。记者拿着自己的样本去最后一个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询问记者是住院、陪护还是个人检测。 如果是住院或陪护人员,可以优先检测,当天出结果。个人检测者,则会被告知可在翌日凭发票和磁卡来领取报告。
以上整个过程耗时一小时左右,流程清晰,有不解之处可以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总体而言,个人核酸检测快捷便利,但也需要大家耐心等待和积极配合。
北京返沪、农贸水产市场工作人员检测多,不建议无风险人员检测
“周一甚至有拖着行李箱来的市民。”发热门诊护士吴明浩近日一直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工作,每天从早晨8时至下午4时,全副武装的她为每位前来检测的市民分别进行咽拭子与鼻拭子采样。“这周明显工作量加倍,除了常规对具有流行病学史、院内住院患者和陪护家属的检测,不少从京返沪的、各大公司的上班族也都来做检测,我们也听见一些人在闲聊,是工作单位明确要求的。”
严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口腔诊所工作,疫情发生后虽然从未离沪,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无法避免与患者发生密切接触,因此诊所仍然要求她来进行核酸检测。“口腔医疗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我所供职的口腔诊所还没有完全复工,只是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恢复了部分业务。”
在排队等候的人群中,还不乏“洋面孔”。一位来自美国的青年男子,梳着个性的马尾辫,“我下周要去一家学校从事教练工作,学校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上岗。”比手画脚地出示了护照照片作为身份证明后,护士向他比了OK的手势,也提醒他明日可在手机上查询报告。
急诊科护士长刘庆介绍,北京疫情反复的新闻一出,上周六检测人数还没有明显波动,但自周一以来,在京沪两地出差的职员、农贸水产市场从业者等纷纷前来检测。在排队等候登记时,90后的朱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上周去北京出差,周四回到上海。“昨天我所在的社区居委统计北京来沪、返沪人员,我就如实上报了自己的情况,居委工作人员要求我来做核酸检测。”
她坦言,原本想找一家人比较少的小型检测机构,但是考虑到同仁医院权威性高,而且离家不远,“我来之前先打了电话,医院还短信回复我,无需预约就可以来,让我坚定了来这里做检测的决心。”她还透露,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公司也非常重视这件事,为此专门给了她半天公休假。不过,她还是有点遗憾,“原本计划下周去青岛旅行,但因为去过北京,到了青岛之后还要被隔离,只得退掉机票。”
完成采样的市民手握盛有样本的螺纹管
在现场,记者发现,同仁医院分设两个采样点,一类为企业个人开放,一类为住院患者与陪护家属开放。离人群不远处,一位老人怀抱婴儿蹲在墙角,沿墙边摆放着几个包裹,露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老人说自己来自外地,怀中是13个月大的外孙女。因妻子生病,在同仁医院住院,按医院规定,所有陪护人员都要接受核酸检测。女儿女婿在前方排队,他则守着行李和孩子在此等候。
护理部副主任朱华介绍,目前各检测机构均实行“愿检尽检”,但她也呼吁,不提倡无风险人员在此阶段进行核酸检测,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挤兑,也会造成“应检必检”人群无法及时检测,“如果防护不到位,还可能出现交叉感染。”据了解,按原则,核酸检测排队人员前后应保持1米距离,“但目前实在队伍太长,难以完全保证,因此除了接受采样的几秒钟,其余时间都应佩戴好口罩,保持一定距离。”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她也希望,市民能给在烈日下全副武装工作的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下一步医院将在核酸检测区搭起遮阳棚,也为排队等候的市民尽量带来一丝清凉。”
各核酸检测机构开放时间不同,近日检测能力将再升级
京沪两地历来往来频繁,本次疫情反复也为上海核酸检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67家医疗机构(46家医疗机构 21家第三方检验机构)以及17家市区疾控中心,共84家机构具备检测能力,日最大检测量约7万人份。同时,本市计划6月底前再增加21家机构(18家医疗机构 3家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届时日最大检测总量将增加到约9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作为长宁区的核酸检测机构之一,自4月初全面开展企业、个人核酸检测以来,日均接待检测人数约400人次,而本周一起,检测人数“爆棚”——15日937人、16日928人、17日856人,18日仅上午就已接待400余人。“与北京新发地疫情反复的确有关。”护理部副主任朱华介绍,“主要的两类人群为辖区内农贸、水产市场从业人员和由京返沪的职业人群。”为了应对较平日翻了一番的检测量,同仁医院采样点人员从1名已增加至本周的3名,由发热门诊调配,其余登记处、收费处、绑管(即核酸检测后核对绑定身份与样本)人员分别来自体检中心、财务处和病房护理人员,及时根据实际需求排班或增派人手。
检测点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忙碌工作
针对不少市民反映的“预约不上、排队较长”的问题,朱华解释,目前各核酸检测医疗机构的接待情况有所不同,如同仁医院实行非预约制,即来即可做,因此人多的时候免不了需要排队;而大部分医疗机构采用预约制,根据日均接待能力设置预约量。浦东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话预约的确存在占线问题,因此也鼓励有需要的市民可通过医院微信平台预约。
据悉,目前本市各核酸检测机构的检测时间也不相同,如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周开放一天,大部分医疗机构开放周一至周五,“我们周六也开放核酸检测,满足市民如临时出差等的应急需求。”朱华表示。 市卫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全面梳理全市各医疗机构的检测具体开放时段,市民可通过健康云平台“新冠速测服务”查询检测点、预约检测、查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