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请进,这是我的新家。”朱红光转动钥匙,带记者走进他位于武川路222弄4号201-202的新房。“这是独立的卫生间,独立的厨房,前面是阳台,光线很好的!”因为拥有了这些普通人家里最基本的配置,朱红光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两年前,朱红光和武川路222弄的153户居民一起搬离小区。两年间,他们的房子经过拆除重建,从厨卫合用、配套设施落后的砖混老房变成了独门独户、阳光充沛的小高层。6月28日,居民重返家园正式入住,迎来梦寐以求的新生活。
改造前后。 本文图片均 黄尖尖 摄
脱落的石灰成老居民“下饭菜”
朱红光今年58岁,在武川路222弄生活了50年。“父亲原来在黄浦纸箱厂工作,在我8岁那年分到了这里5号101和102的房子,我们兄弟姐妹三个就在这里长大。25.7平方米面积,最多时家里住着九口人。”
“来,看看我的新家!”
两年前居民搬离时,记者曾走进他们的家。这是一种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屋,里面是木板包心,外面裹着石灰。人走在木地板和楼梯上吱呀作响,楼上人走路说话,楼下人清晰可闻。“这种结构的 房子时间一长,木头开始进水,又由于这里房子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夏天时白蚂蚁满天飞。”
朱红光家从同一个门洞进去共住着6户人,狭窄的过道两旁,每个房门就是一户人家,过道里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生活物品,居民家中放不下的脸盆、自行车、旧书报、纸皮箱等都往门外堆放。
两年前……
两年后。
老居民生活最苦的是厨卫合用。老朱曾带记者看一个用楼梯间改造成的洗澡房。“每天晚上,6户人家等着洗澡,排队都要排到凌晨12点。”没有厨房,家家在门口私搭灶台,每到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弥漫在狭窄的过道里。“ 炒菜的时候,墙上脱落的石灰就掉进菜里,这是老房子居民特有的‘下饭菜’。”朱红光自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