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毒贩从车里拉出来制服后,我才看到他手边就放着一把枪,已经上膛了……”

日前,中山北一路803号一间办公室里,市公安局缉毒侦查指导科科长尹延淋平静地讲述着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的缉毒人生。

“说不怕,是骗人的。”尹延淋说,选择当缉毒民警就做好了身处险境的准备,“面对毒贩,绝不能退缩。我的理想是‘天下无毒’。”

生死

与毒贩短兵相接,生命受到威胁,是缉毒民警经常直面的情况。但是,无情的子弹和猩红的鲜血,都未曾让尹延淋和他的同事们闪过一丝退却的念头。

2014年8月中旬,虹口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缉毒队连续破获多起零包贩毒案件,所有案件指向相同的上家。通过调查,警方发现一条多达7个层级的制贩毒网络,链条顶端是制毒工厂老板陈某。

2015年1月,尹延淋和专案组同事前往广东省陆河地区,准备对制毒工厂进行清剿行动。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对制毒工厂可能藏身的梅角下村所有隐蔽处、哨位、进出线路全面排摸。

“制毒工厂藏身在一处山坳中,几间外观看起来已经废弃的平房里,竟有十几桶装满冰毒原材料、几十罐氢气桶,还有3个巨大的反应釜……这样大规模的毒品工厂,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回忆当时的情景,尹延淋瞪大了眼睛。

梅角下村地理位置偏僻,进出都不容易。“我们前期侦查发现陈某十分狡猾,一定要人赃俱获,才能办成铁案。”专案组议定,等陈某出货时一网打尽。

为避免盲目进村打草惊蛇,收网地点定在约5公里外的南告水库堤坝旁。大坝两侧,一面是百米悬崖,一面是堤坝,只有中间一条道路。车辆一旦开上南告水库大坝,只能从两头离开。警方预备把车辆先埋伏起来,待陈某的车辆出现后,前后拦截,让陈某插翅难飞。

如此周全的抓捕方案,仍然出现变数:1月30日凌晨1时,竟然有两辆黑色皇冠车一前一后进山。这很可能由前车探路,后车才是真正装有毒品的车辆。按照经验,两车之间会保持2公里左右的距离。专案组当即调整作战方案,改为分段拦截,让探路车安全过水坝后,再拦截真正的运货车。

凌晨2时许,探路车“安然”驶过警方埋伏的卡点。3分钟后,山路上几道刺目灯光齐刷刷亮起。陈某驾驶运毒车慌不择路,准备撞出一条路来。民警鸣枪示警,持有自制枪械的陈某却负隅顽抗,与警察展开枪战。霎时间,山间响起如炒豆般的枪声。

枪林弹雨中,尹延淋找准时机,果敢地冲到车边,把犯罪嫌疑人陈某拉出了驾驶座并将他制服。

“他的座位旁,车门内侧插槽里,就插着一把已经上膛的手枪,里面装有5发子弹。”看到这把枪时,尹延淋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有弹片刚刚就从耳边擦过,射在桥柱上。“那个瞬间,我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有‘金刚护体’。”

这起案件共缴获冰毒389公斤、半成品冰毒2吨,抓获涉案嫌疑人28人,缴获毒资154万余元、仿制式手枪2支、子弹11发,摧毁一家拥有3个反应釜、日制毒能力超过200公斤的特大制造冰毒加工厂。

这样的生死瞬间,在尹延淋20多年的缉毒生涯里,遇到不止一次。但每次行动,他仍冲在最前面。

侦查现场,“全副武装”的尹延淋。

“803刑警”讲述真实缉毒人生:赤手制服毒贩后,他看到一把上了膛的枪……-LMLPHP

就在这个案子破获不久,2015年2月,正月初二下午,尹延淋和同事们接到消息:追踪多时的一名毒贩准备在晚上“出货”。抓捕时机成熟。

在上海一个老式小区,来“拿货”的毒贩率先被民警控制。躲在屋内的毒贩,被重重包围,但始终不肯开门。“我们担心毒贩有武器,也担心他销毁毒品。”就在同事准备强行破门的时候,尹延淋“砰——砰——”几拳,赤手打破了临过道的玻璃窗户。顾不上鲜血直流的伤口,他带头从破窗钻进屋内,跟同事们迅速将正在销毁毒品的嫌疑人压住制服。直到这时,脸色惨白的尹延淋才感到有些头晕,一看地上,拖出了长长一道血迹……

“当时就是屏着一口气,绝对不能松。”尹延淋说,那起案子从发现线索,到逐步梳理出贩毒团伙的成员和交易方式,专案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投入大量精力,怎么能让所有的努力在最后一刻“不完美”呢?

博弈

与毒品犯罪的博弈,不仅需要强大的勇气,也需要耐心和智慧。

去年6月,公安缉毒部门获取一条重要的涉毒犯罪线索:在2个发自东南亚某国、经上海中转后再运至境外第三国的邮包中,查获冰毒1.8千克。尹延淋随即带队会同闵行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进一步侦查。

“一开始接触这个案件,有些棘手,跟以往的情况很不同。”尹延淋说,侦办毒品案件的惯常模式是“由人到案”——毒品案件没有报警人,缉毒民警首先要确定侦查对象,再从他们身上一点点挖掘犯罪行为。“这是一个动态对动态的侦查过程,没到最后抓捕的那一刻,案件就一直处在持续发展、不断变化之中,侦办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然而,这起案件没有侦查对象,犯罪团伙采取的是无现场、非接触的贩毒模式,摆在专案组面前的线索只有2个邮包。刑警出身的尹延淋开始了“由案到人”的侦查过程。

这2个邮包是谁寄的,收件人是谁?然而,专案组侦查发现,这是一个网购邮包,寄件人没有留下有效信息,收件人的地址也在国外。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更让专案组感到焦急的是,2019年6月23日至24日,又发现2批次共4个以同样手法藏匿毒品中转出境的邮包,查获毒品冰毒3.8千克。“这个团伙交易频次这么高,行径如此猖獗,必须要打掉。但那时我们还没找到方向。”

为了找到突破口,尹延淋采取按图索骥的“笨办法”:在网上寻找邮包里的同款物品,再一一比对卖家信息……终于,经过几天地毯式的排查,一个信息高度匹配、有重大嫌疑的卖家出现在他眼前。

从一条线索到一条证据,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尹延淋和专案组同事们细致分析每一条线索,用了2个多月时间,逐步梳理出一条跨境贩毒网。“这个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长期活动于境外,以网上支付等方式在境外购买毒品后利用国际邮包夹藏寄递,经上海中转后再转运至境外,以此逃避打击。”

这个跨境贩毒团伙的成员,只在游戏软件中对话和联系,进一步增加了犯罪活动的隐蔽性。

再狡猾的狐狸,也敌不过好猎手。掌握完整的证据链条,锁定全部团伙成员,全年8月13日,专案组成功将自境外回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沈某、张甲抓获,随后在本市抓获犯罪嫌疑人张乙、阎某、吴某、朱某,在江苏张家港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

近年来,合成毒品和新型毒品日渐成为主流,吸毒人员也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些人大多通过网络来联络,采取快递、闪送等方式交易毒品。”结合日常打击破案工作的经验,尹延淋十分关注毒品犯罪的新趋势,和同事们一起成功破获多起贩卖新型毒品案件。

信念

“干缉毒的,关键就是‘认真’这两个字。”尹延淋说。只有抱持坚定的信念,才能始终贯彻认真的做事态度。

尹延淋第一次与毒贩正面接触,是他大学毕业进入公安机关后的第一个月。那天,队里要抓捕一个来自西北的贩毒团伙,同事老陈扮作买方与供货方接头,尹延淋作为老陈的“马仔”,任务是在交易前给对方“验钱”。

约莫上午10点,他紧紧抱着装有10万元现金的箱子,在一家宾馆大堂开始了焦急的等待。队长交待他“人在箱子在”。终于,老陈发出了“验钱”的信号。尹延淋低着头走进“接头”房间,只觉得对方是两个粗壮的大汉,正警觉地打量着他和他手中的箱子。

尹延淋不敢看他们的眼睛,手也有些抖发。“磨蹭什么!到底没见过世面。”老陈利索地上前帮着验钱。老陈瘦削的身材,看起来单薄而羸弱,但他神情自若,煞有介事地与那两毒贩谈斤论两,很快消除了尹延淋的紧张情绪。

完成“接头”任务后,尹延淋依然认真地坐在大堂等候。“感觉过了很久很久。中间我还担心,是不是出现意外,行动不能顺利进行了。”他回忆说,当时只记得队长叮嘱过“不能离开自己岗位”,就要执行命令。

当尹延淋接到归队命令时,发觉自己已经坐了整整8个小时。“他们早就抓好人了。但那时通讯没现在方便,等到完成审讯才发现我还没回队。”

不同于抓捕时的惊心动魄,涉毒案件前期漫长的侦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线索中断、证据难取等各种情况。这对于缉毒警察的耐心与决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尹延淋和同事们曾经遇到过无数次这样的情况:追踪嫌疑人交易时,他们忽然改变行程,取消交易,甚至随便找家宾馆住下。这时,侦查员必须悄然跟随,持续守候。疲惫和未知,对侦查员的身心都是煎熬。

尹延淋最高的记录,5天只睡了9个小时。“有一个6人贩毒团伙,我们已经抓了5个。就为了抓住最后那一个。那家伙特别谨慎,我们在外地连续跟踪了5天,跟着他往返3个城市……到最后,真的是凭意志力硬撑,终于人赃俱获。”这样的考验,尹延淋和同事们从来没有落败过。

背对镜头,是缉毒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常态。

“803刑警”讲述真实缉毒人生:赤手制服毒贩后,他看到一把上了膛的枪……-LMLPHP

从门外汉成长为上海缉毒战线的中坚力量,尹延淋说自己是“案子喂养出来的”。在无数次与毒贩、吸毒人员的正面交锋中,他看到过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更透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也更坚定作为缉毒民警的信念。“毒品犯罪是祸害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罪恶。我要竭尽所能,不让一个毒贩在我手里逃脱!”

 

07-01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