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到2.977%时,市场只是呵呵一笑,埋头买医药、科技和白酒;6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的最新预测中,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时,市场也只是呵呵一笑,埋头继续干医药、科技和白酒。仿佛,这三个板块已经没有天花板。 然而,当基金做完半年净值时,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有“三大推手”,分别是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下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PMI数据和特别国债发行。这三大推手直接推动了一波市场始料不及的大蓝筹行情。与此同时,外资出现罕见一幕。那么,这究竟是否意味着中国溢价,风格又是否能够持续呢? 三大推手或推动了7.1行情 其实,沪指连破两大整数关口,也仅仅只花了三天时间。行情真正起来是7月1日,那天地产股突然爆涨,接下来两个交易日则由券商股为首的金融股接过领涨大旗。三天大涨下来,很多投资者其实还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突然大蓝筹就涨了,风格突然就变了呢?这可能与三件事及其带来的格局变化有关。
这三件事分别是: 第一是央行决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央行下调再贴现利率,是近10年来对再贴现利率的首次调整。上一次调整还要追溯到2010年12月,央行将再贴现利率由之前的1.8%调整至2.25%,此后十年再未作任何变化。年内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年内已累计下调50bp。 第二是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主要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并与服务中小微企业、保就业和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等相结合。在此之前,是不允许地方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的,这次算是政策上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第三是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6月30日发布。制造业PMI为50.9%,比5月份高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份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与此同时,1万亿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7月底前发行完毕。
为什么说这三件事推动了大蓝筹行情? 在此之前,市场一直有一个预期,那就是疫情逐渐平息之后,货币会有一个逐步收紧的过程。而资金利率也的确有一个抬升的过程,这一点无论是在10年期国债利率还是在SHIBOR中都可以看到。按理,处在这样一种货币环境之下,成长股的机会应该会逐渐弱化,但由于半年净值需求,直到6月30日,成长股还迎来了一次高光时刻。直到7月1日,政策释放出做大信用的信号,市场格局才发生变化。 这些信号包括运用地方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下调再贷款利率和贴现率。与此同时,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6月30日发布,制造业PMI为50.9%,比5月份高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份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而特别国债的发行强化了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 再贴现利率的下行,直接推升了地产股。券商股的逻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升发,因为2014年的券商股行情正是在一次降息中发动的,只是这次降息的规模和方式不一样罢了。而经济向好预期的强化,以及中小银行资本金的补充,对于风险压力较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而言,如释重负。再加上金融地产估值水平较低,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次宽信用叠加经济复苏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估值修复完美结合的大蓝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