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社会,不可避免的,正朝着老年社会的方向而去。
老去后的二三十年岁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是优雅有尊严地度过,目标指向是幸福。
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老人,厌倦了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正在回归田园和乡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方院落,有花有果,看着花开花落,等着夕阳西下……这样的田园生活,确实让人心生向往。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抱这样的梦想:退休了,回老家造个房子,过上李子柒一般的生活。
但,这样的日子真正到来,会美如所想吗?
接下来,要讲两个城里老人回乡下养老的故事。有人说,人生百年事。操劳一辈子,最后那段时光,就随心意一些。
1
城里房子没电梯,养老不方便,
回乡下造了栋带电梯的300平米豪宅
杭州人张羽(化名)的丈人是一名教师,前段时间回武义老家造起了新房。目前房子还在建设中,占地95平方米,上下三层楼,加起来总面积近300平方米。
对于老丈人的这个决定,张羽其实并不是十分支持。
“我主要是从投资的角度考虑,投入这么多钱,但农村的房子似乎没有升值空间,甚至连出手都难。”张羽是一名博士生,老婆是小学教师,两人都已在杭州定居,手上有两套房子,生活宽裕。
之前,两人想把丈人丈母娘接到杭州生活。两个老人来了之后,发现要帮着带外孙女、干家务,操心很多小辈的事。
老两口想要更好的老年生活,作为晚辈自然支持。“和我们住一起,毕竟生活习惯不一样,他们不想将就。”张羽说。不过,丈人丈母娘身体都不太好,在武义县城的房子,是20年前的老房子,没有电梯,年纪大了,觉得爬楼梯不是很方便,就想到退休后回老家乡下生活。山好水好,周围人也熟悉。
“村子里堂兄妹表兄妹什么的很多,逢年过节回去,热闹确实很热闹的。”而且老丈人所在的村子,离武义县城不到20公里,开车到武义人民医院只要15分钟左右,也算方便。
为了居住便利,老丈人还特地花3万多元在别墅上安装一部小电梯,这样上下楼不用再爬楼梯。在乡下,也算是稀罕物件了。
听着很完美,但张羽还是有自己的担心。
“我丈人不爱钓鱼,更不喜欢种菜,离开乡下已经40年了,农村的生活并不一定能适应。”当时,丈人丈母娘提出想住有电梯的房子,张羽也提议,要么在武义县城买一套有电梯的高层。但是看了一圈房,武义二手房价每平米在一万二三左右,贵的单价要一万六,丈母娘觉得这个钱,还是在老家造房子宽敞,住着也舒服。
张羽对此十分不理解:“县城的房子有升值空间呀,老家这房子,他们俩住了一段时间如果不习惯,投进去的钱就真的都打了水漂。”
2
城里没人陪喝酒,
岳父母回乡下老家造房子养老
一位宁波女婿论坛发帖,为回乡下养老的岳父岳母担心。
宁波人王先生的丈人是铁道兵转业,之后在内蒙的铁路部门工作,房子是单位分的,已经住了40几年。虽然是老房子,面积只有六七十平米,但周边生活配套齐全。
丈人和丈母娘有三个孩子,王先生的老婆嫁到宁波,她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都在内蒙工作。
原本退休后,丈人和丈母娘在内蒙生活,子女也在同一个城市,照顾起来很方便。前几年,两个老人开始回安徽阜阳老家探亲,每年都会在亲戚家住上几个月。后来,就起了回老家造房子的念头。
三四年前,丈人就在塌了的老宅地基上盖起了新房子,有四个房间,有100多平米。哪怕儿女们一起回去,住着也不挤。
他们把内蒙的房子出租,搬回老家去了。
阜阳老家离宁波有800多公里,离内蒙就更远了。老人不在身边,作为女婿的王先生还挺担心的。
考虑到丈人和丈母娘70多岁,年纪都大了,怕他们在老家出点什么事。
之前丈母娘在老家还真摔过一回,还好有人帮忙,送去医院,住了蛮久的院,“现在乡下年轻人很少,万一再有下一次,那就难说了。”
后来,王先生和老婆动员了好几年,让他们到宁波来住,但老丈人不愿意,来一次没住几天就跑回去了。
“他觉得我们这里不热闹,没有人气,喝酒都没有人陪。”王先生说,老丈人酒量不错,不招待客人,自己一天两顿,每顿喝3两白酒。要是招待客人,至少要喝半斤,而且都是高度白酒,度数低了不肯喝,没味道。
每次来宁波,王先生都是一次性买好10箱白酒,偶尔会陪着喝两杯,但老丈人还是觉得没劲道。
“朋友跟我出主意,让我请隔壁的爷爷来一起喝,可是人家年纪大了,喝坏谁了我赔不起呀!”王先生说。
时间久了,王先生的老婆倒是先想通了。老人想怎么养老,做儿女的就顺着他们心意吧。逢年过年去看探望一下,平时多打几个电话,就不再纠结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养老了。如今,丈人和丈母娘住在老家新造的房子里,靠退休金在乡下生活绰绰有余,小日子过得很舒服。尤其是老丈人,经常招呼街坊邻居们一起抽烟喝酒吃肉,不亦乐乎。
丈母娘也没闲着。她很爱听戏,以前要看电视,最近王先生给他们买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类似天猫精灵),喊一声“唱段戏吧”就会自动播放戏剧,老两口玩得可开心了。
农村建房还有个好处,就是有一个大大的院子,老两口种了很多蔬菜。前段时间,非要给女儿女婿寄来自己种的大蒜,足足35斤。
“跟他们说不要寄了,快递费都够买大蒜的了。”但老人家哪里听得进,这丰收的成就感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还是寄过来了,邮费花了35块钱。对于父母的养老方式
你会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