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来,金桥一直是二手房交易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今年上半年成交3127套,蝉联上海第一。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然而房价上却表现一般,甚至被张江反超。

而且大有被唐镇超越的架势。

守着巨大的交易量价格却起不来,金桥这是怎么了?

01

交易量大的原因很简单:金桥是一个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区域。

天时,是金桥搭上了浦东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浦东的开发沿着三条主线进行:

向北,以张杨路为主线;向东,以世纪大道为主线;向南,以杨高南路为主线。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开发伊始浦东是向北的,所以除了陆家嘴核心区域张杨路沿线最为成熟。从世纪大道驱车一路向北直到巨峰路,高楼林立,完全是成熟市区的即视感。

在学区发展路线也看得出来。

最先成熟的潍坊、梅园片区,分别以明珠、福外学区称霸浦东。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联洋、碧云以国际社区身份获得进才实验、上实东校,其他内环内区域大部分学区也不弱。

向北开发后,金杨得了建平实验小学 中学,金桥得了竹园沪东、建平金业、福外证大,在浦东都算不错的教育资源。

向南开发较晚,教育沉淀明显不足,即使内环内的塘桥也不能说有学区。

出了内环到北蔡,昌邑分校比金杨就差了一档,再向南世博、杨思、三林就没学区的说法了。

商业配套同理,浦东北部最为成熟。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金桥没有超大型商业体,以渗透进社区角落的中小商业为主。

而且经营多年,社区底商系统发达,金桥太茂门口的佳林路更是成为成熟的美食街。

这样的商业密度,曾经在浦东中环外首屈一指。一街之隔的张江,虽然长泰广场体量很大,整体商业氛围上却差一大截。

同时,由于建设已久,金桥地区城市界面相当成熟,部分地段与浦西市中心没有区别。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利津路街景

想想张江的满眼科技园氛围、高行的城乡结合氛围,这里街景确实要成熟一些。

当然金桥也有资源上的短板,后面会详细提到。不过在成熟度上来讲优势是很明显的。

而且这里分布着130多个动迁小区、30多个商品房小区,有足够的房源承接慕名而来的客群。

这些小区普遍交付于15年之前,形成了良好的居住氛围。

尤其是大量的动迁小区入手没有成本,居民自然有强大的购买力,从而促成了区域进一步成熟。

此为人和。

02

说起地利,金桥在浦东得天独厚。

实际上,在南汇并入浦东之前,金桥是浦东的地理中心。

浦东能从“乡下”发展成贡献万亿GDP、与浦西分庭抗礼的强势区域,以下四家国企可谓居功至伟:

陆家嘴集团、金桥集团、外高桥集团、张江集团。

这四家公司各自深耕一个片区,成为浦东绝对的产业中心。而且各有自己专注领域:

陆家嘴是金融中心、外高桥是大宗商品贸易中心、金桥是出口加工区、张江是科创中心。

四个片区的中心就是金桥。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位居中央的好处就是通勤方便。

住在金桥,走路可以到金桥出口加工区,这里有华为、通用。

住在金桥,可以15分钟到达张江,上中环下来就是了。

住在金桥,可以半小时到达陆家嘴。沿张杨路一路向南开就好了。

住在金桥,可以10分钟到达杨浦,军工路隧道、周家嘴路隧道近在咫尺。

住在金桥,可以10站地铁到达人民广场,浦西核心区爱去哪去哪。

前面提到过金桥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有大量库存房源,所以像黑洞一样吸附了大量人口。

而且这种吸附是单向的。

陆家嘴自然是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然而动辄是千万豪宅、高价学区房,大量人口只能外区居住。向南不够成熟,向北还是到金杨、金桥。

金桥经济发达,贡献了超过3000亿的GDP,几乎占到浦东的三分之一。

不过这里以出口加工即制造业为主,员工的收入并没有与GDP成正比。

嘉定GDP跃居上海第二,居民收入水平却与青浦、松江平级也是同样原因。

所以金桥这边估计只有部分企业的高管可以反向在陆家嘴置业。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金桥典型企业

张江住宅体量不大,而且产业、居住不分离,居住体验有限。

张江工作、金桥居住的客群很多,金桥工作、张江居住的客群几乎没有。

外高桥居民区稀疏,而且配套并不成熟,也没有多少非本地客群流入。

森兰启动开发后情况略有改观,吸引了一部分追求居住品质的客群,目前已入驻规模不大。

杨浦地区资源更充沛,吸引了部分金桥客群。不过杨浦以老房子为主,但凡是次新房价格都贵的离谱,所以适合的客群也极为有限。

当然浦东南部(原南汇)有大量空地,目前成熟的区域却不多,对人口吸附能力尚需提升。

部分张江客群可能会南下到周康或者向东到川沙,金桥的客群过来置业性价比就不高了。

这样的核心位置,自然是一房难求,尤其是对于刚需客群。

03

不过金杨也不是没有短板。

最明显的,这样一个大型居住区,竟然没有一家三甲医院。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沪东医院、公利医院都是二级,距离较近的三甲医院位于碧云。

然而这家华山医院东院只能自费,不入医保。碧云是富人区自然无所谓,金桥大片的动迁居民就要肉疼了。

而且金桥这里有学区,意味着有大量儿童;有动迁,自然有大量老人,医疗需求相当紧迫。

张江的曙光医院虽然口碑不好,而且偏中医,好歹也是三甲综合。

另一方面,金桥虽然地铁线路密集,但是实用性不强。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9号线、12号线是主干线路,不过在板块边缘通过,可以步行乘坐的小区并不多。

大部分小区需要依赖6号线出行,而6号线典型的运力不足,从巨峰路开始就上不去车了。

终于盼来了主干线路14号线,却只穿过金杨,与金桥关系不大。

更重要的是,金桥没好房子。

金桥1990年开始开发,2005年基本开发完毕,目前房龄最新的次新房也在2005年前后。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金桥部分标杆小区

而且大部分是动迁房,商品房小区只占不到20%。

带电梯、小区品质较好的标杆小区不到10个。

证大花园3、4、5期以及金桥新城品质还算不错,然而也是各有各的问题。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证大家园小区环境

证大家园物业普通,原本低密度高品质的社区环境保持的并不好。

草坪面积大但是疏于维护杂草丛生,楼梯电梯间等易脏部位日常疏于清理,脏的像动迁房。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证大家园四期电梯厅

其他标杆小区普遍地面车位混乱,要么园林设计随意,不用说与新房相比,与其他区域的二手标杆相比都拿不出手。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丽都成品小区环境

社区成熟是好事情,如果房子普遍品质不高,城市界面看起来就显得老旧。

而且这里开发早的代价就是规划并不合理,社区内断头路极多,而且道路曲折。

再加上有历史遗留的高压线、变电站,局部地区观感并不好。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区域内断头路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这几个短板都是对居住体验影响至关重要的因素,渐渐的就劝退了不少追求生活品质的客群。

04

被劝退的这些客群,恰恰是决定一个区域涨跌的核心因素。

板块资源短板很痛。

金桥居住着几十万人,部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自然会寻求资源更充沛的区域。

而且金桥的先发优势渐渐的被追平,其他区域的商业氛围也在提升。

经济水平越高,越在意居住品质。金桥的小区,渐渐的就被看不上了。

预算800万以内,在金桥居住还能接受;预算800万或者更高,东方丽景、莱金佳园可能就不够住了。

向北,有森兰星河湾、绿城御园,向南有联洋源深甚至可以搬到唐镇。

不想走太远的,一窝蜂的挤到金桥瑞仕花园,把一个靠近中环的小区推到了10万(比大宁还贵!)。

即使不追求居住品质、预算不算太高的客群,我搬进中环去更成熟的金杨,它不香么?

留下来的,要么是搬不走的动迁居民,要么是对小区品质不敏感的客群——要那么好的房子干嘛?

而近些年房价的提升,很大程度是对品质的追求导致的溢价。

即,好房子与差房子的差价不断扩大。所以唐镇房价涨幅超过金桥。

另一个导致房价上升的是学区。

金桥真正能称得上是学区房的,无非就是证大家园了,其他小区没有学区溢价,自然价格难以提升。

而且金桥的产业难以升级换代,华为终端研发部门也搬到了青浦,这里始终是制造业基地——员工收入存在上限。

学区 员工收入,是张江涨幅超过金桥的核心原因。

预算充足,能推高房价的那部分客群走了;

空置的房屋,又吸引了部分刚需客群。

刚需客群集中,吸引的商业形态等等自然是偏刚需,这又导致部分高预算客户流失。

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房价还怎么起来?

一句话:有钱人去哪,哪里房价涨;有钱人逃离哪,哪里房价跌。

05

不过金桥又有了新的机遇。

前面提到过金桥的高收入居民在外流,金桥就只能静静地看着但是毫无办法。

真的找不到让人留下来的理由啊!

房子老但是人口没流失的有:法租界、徐家汇等等。

法租界是上海的精神内核,强大的文化因素使得这里永远是上海的价格高地;

徐家汇是市级商圈,这样重量级的区域很难复制,客群也不容易外流。

金桥呢?

历史上能让人有记忆的地方是浦东火葬场;

商业体虽多但是体量较小且分散,完全的社区商业形态。

看不到任何成为虹吸中心的可能。

浦东当局很精准的抓住了这个问题的痛点:

把它打造成市级商圈不就好了吗?

所以浦东金色中环带的规划中,金桥地位举足轻重。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浦东金色中环带规划

而且世纪大道东北一路到达海边没有区域级商圈,也需要一个城市副中心的角色。

金桥副中心成长起来后,向北可以辐射高行、高桥等大片区域,向东可以辐射曹路一直到海边,向南可以辐射金杨、洋泾。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副中心的规划非常激动人心,规划了十几栋100米以上的高楼。

还原到地图上,大概是如下区位: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认真翻阅了一下地图,这个规划落地还是挺难的:这也不是一片随意开发的处女地。

有些厂房需要拆、有些产业需要搬、有些规划需要改,与开发森兰不可同日而语。

金桥,可能会一直衰退下去-LMLPHP

金桥副中心现状

不过既然是2040规划,我们还有20年时间去想方案,不着急。

目前能判断的是,在看得见的将来,金桥依旧是高端客群外流、刚需客群流入的恶性循环。

这样好的地段,自然是不缺客群,大量的刚需流入导致这里交易量仍然居高不下;

高预算客户流出,导致价格跑输大盘,却又无能为力。

09-13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