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百年的岁月,
徐汇滨江已由过去的厂房、水运码头、机场……
成为了如今休闲娱乐的优质水岸。
历史的遗存仍在这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我们希望和您一起穿越时空的限制,
感受徐汇滨江现在,倾听上海工业发展史诗。
桥@徐汇滨江
徐汇滨江岸线全长11.4km,
沿江的龙腾大道像是一条长龙般盘恒在浦江之畔。
蜿蜒曲折,又延绵不绝。
自北往南,
日晖港人行桥、龙华港桥、张家塘港桥、
春申港桥和淀浦河桥……
一座座精巧别致、自成一景的桥梁
则宛如龙脊上的关节,
将这条“龙”变成了江畔的艺术空间。
行人在桥上漫步赏风景,
而行人和桥又成了桥下人眼里的风景。
其中龙华港桥,
因其独特的历史、新颖的设计,
成为徐汇滨江最具标志性的一座桥梁。
视频加载中...
龙华港桥
建成日期:2009年11月
沿着龙腾大道往南行走,
就可见到第二座桥——龙腾大道桥。
这座桥因为设计新颖独特,
历史风貌的标志性地位,
曾经多次出现在电视剧电影中。
《欢乐颂》、《好先生》
和《亲爱的,热爱的》剧照
桥位于龙华港口,全长345米,
是徐汇区内最大的一座内陆河桥梁。
人们也习惯性地称它为“龙华港桥”。
桥梁的设立理念基于生物仿生学原理模拟生物脊柱,
寓意为黄浦江畔、千年龙华古刹旁
连接龙华港南北两岸城市商务区
和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纽带。
由于桥梁位于龙华港且具有独特的脊柱造型,
所以这座桥又名为"龙之脊"。
主桥为两跨变截面连续钢结构,
并采用全焊接板桁结合形式。
结构立面的变化根据景观线形的要求设计,
自中间向两侧按曲线过渡,
使桥墩和梁形成有机的整体。
此结构形式在内河桥梁设计中尚属首例,
曾获得了国家和市级市政工程金奖。
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加预留有轨电车道,
下层桥面为步行通道,
与龙腾大道连为一体。
桥身侧向规则几何形开孔,
营造出桥体通透、轻盈的效果。
与南岸耸立的海事塔形成纵横对比。
海事塔始建于1980年代,
是徐汇滨江开放空间的制高点。
瞭望区分为三层,均为环形大面积开窗设计,
曾用于瞭望、监控航道安全。
在重新设计的时候,保留了海事塔原有功能,
并以上海市花“白玉兰”、
中国传统细口瓷器和稻穗为概念,
用一张充满弹性的“外壳”包裹住塔身,
远看仿若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花。
到了夜晚,
特别设计的夜景灯
将龙华港桥与海事塔装扮得仿佛夜空彩虹。
相传龙华港桥所在地——龙华港是黄浦江的龙头。
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云:
龙华港旧称百步塘,又称白婆塘,
西起穆家塘(即今蒲汇塘下游)与漕河泾港汇合处,
东经龙华镇注入黄浦江,全长3.7公里。
清同治年间手绘龙华港地图
龙华港区在龙华镇,其间河道狭窄,潆洄迂曲,
舟行其中,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龙华寺与龙华塔,
故有“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的说法。
而龙华港一景亦名为“回塘拱刹”,
为“龙华六景”之一。
清初曾任中书兵部郎中的张宸评出的“龙华六景”中,
其中有四景与龙华港密切相关:
回塘拱刹、秋江塔影、广诸浮珠、夜浦涛声。
可惜,其中“广诸浮珠”随着古沙洲的消失,
也在清乾隆年间不复存在了。
龙华港旧貌
1900年代初期,
居住于沪上的外国侨民将郊游的习惯也带到上海,
引发了当时的风潮。
龙华港也成为了郊游“网红打卡点”。
建国后,龙华港经历了港段改道和清淤。
1990年,龙华西路桥西的俞家湾兴修龙华港泵闸。
该闸挡潮、引水、排涝、兼顾航运,
是一座结合排污等多功能的水利枢纽。
龙华港桥则就像是龙华港的一位守护者,
守护着旧日上海的城市记忆。
龙华港桥改造前
龙华港桥改造后
打通了黄浦江畔公共空间的断点,
营造更好的景观环境,增加体验感和舒适度,
不仅实现了“还江于民”,
还别具创意地打造出了上海目前唯一一条
可以驱车看江景的滨水景观大道,
成为城市的新风景。
历史值得铭记,发展也不会停止。
城市记载着历史,
而历史也永远是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逐渐被延伸。
徐汇滨江的故事还在继续,
直至未来。
龙华港桥
上海市徐汇区
本文资料来源:《上海水利志》、《上海地名志》、《徐汇区志》、徐汇档案局(馆)、徐汇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档案馆、上海西岸等
作者:徐汇滨江管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