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以学术讨论为名,发表文章称,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带有某种偶然性地进行了两次非常成功的运动战以后……毛泽东本人也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志愿军首战告捷使毛主席毫不怀疑其战略方针的正确性”,这促使中国“不接受”美国在1950年底、1951年初提出的停战谈判,丧失了有利时机。
可以说,他们立论的一个基础是, 志愿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取胜,纯属偶然。
此前,我们已经讲述了彭德怀是如何运用战场谋势在 第二次战役中击败美军的,本文则分析毛泽东和彭德怀是如何在第一次战役中击败美韩军的。
文 | 王正兴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不容乐观
战争刚刚开始时,毛泽东和彭德怀考虑志愿军入朝后,先立足于防御,顶住美韩军的攻势,再谋求下一步的行动。 但是,美军和韩军进攻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攻过了志愿军预定的防御线,先行防御方案已无法实施。
怎么办?毛泽东和彭德怀当即决定,改防御为进攻,在进攻中寻找消灭美韩军的战机。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图|新华社
这就注定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只能以遭遇战开始。
遭遇战的特点是,作战双方对敌情均不明了,指挥员只能自己去分析、判断敌情以做出最佳决策,十分考验指挥水平。
当时,志愿军知道美韩军在进攻,但对敌人的兵力、火力、战役展开、作战特点、作战能力、各部作战意图都不清楚。而美韩军则不知道志愿军已经入朝。
到底是什么,让志愿军赢得了第一次战役?
是彭德怀对战场局势的把握能力和指挥水平。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118师与韩军第2军团第6师团在温井里西北的两水洞突然遭遇,志愿军以354团发起攻击,打垮了韩军第2联队,取得开门红。随即,彭德怀马上命令四十军对温井里展开攻击,驱逐了韩军第2联队,拿下温井里。
到10月26日,战场态势为:
美军第1军以英军第27旅、美军第24师为右翼,在定州、龟城方向打垮了朝鲜人民军残余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其左翼韩军第1师团在云山受阻于志愿军360团;其预备队韩军第7师团在云山东南不远的宁边展开。
韩军第6师团第2联队遭到打击后失去战意,一路南逃至价川;第6师团第7联队则已深入志愿军四十军所攻克的温井里北侧的楚山和古场;第6师团第19联队和第8师团第10联队在温井里西偏北的熙川;第8师团的第16、21联队则在温井里西偏南的球场。
志愿军方面,四十军已进至温井里附近地区,三十九军在向云山前进,三十八军在向熙川前进,距离还相当远。
也就是说,韩军虽然首战失利、失去了温井里,但整体的战场态势并无不利。从温井里周围这个战场局部来看,志愿军四十军被韩军4个师团11个联队包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楚山和古场的第7联队,表面看是被志愿军切断了退路,但若换成韩军进攻的角度,这支韩军其实是在不经意中完成了穿插任务,深入志愿军后侧,从北方严重威胁到四十军侧后。
从战役全局的角度,志愿军三十九军和三十八军的进军路线都是向着温井里周围的区域。也就是说,志愿军入朝的初始区域,正好在美军第1军和韩军第2军 团的包围之中。
因此,志愿军首战虽然获胜,但战场态势却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就看指挥员怎么应变了。
2
名不副实
韩军第2军团军团长丁一权少将和第6师团师团长金钟五准将的处置办法是,让第7联队撤退,让第6师团第19联队和第8师团第10联队2个营,从熙川向温井里前进,去接应第7联队,同时反攻温井里。
美军第1军军长米尔本少将则根本不管温井里方向是什么情况,继续让其英军第27旅、美军第24师攻击前进。
1950年9月5日,平壤市的一个住宅区被炸成废墟。图|新华社
韩军第1师团师团长白善烨准将则在磨洋工,并不全力进攻,迟迟拿不下志愿军四十军最弱的360团。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和美军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更是什么都没做。
可以说,首战两水洞,拿下温井里后,志愿军四十军已经暴露,三十九军和三十八军虽然没有暴露,但还在赶路中,对26日的战场态势无法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美韩军的高级将领们却磨洋工、看风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特别是丁一权和金钟五,战场态势对他们如此有利,他们却让第7联队撤退,让第19联队、第10联队救人的同时“报仇雪恨”。
两人如此决断,就在于这就是他们真实的军事指挥水平。
丁一权原本只是日军中的一个少佐,金钟五1944年加入日军,1945年刚刚当上少尉没几天,日本就投降了。韩军建立之初,急需军事人才,这些原日军中的低级军官得以在韩军中以火箭般的速度飞速提升,三四年时间就成为了师团长、军团长这样的高级军官,实际上,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指挥能力。
那么,麦克阿瑟和沃克呢?这两个人可是美军名将,特别是麦克阿瑟,更是美军中最顶级的名将。
起初,麦克阿瑟判断中国不敢出兵,不过,作为一个指挥官,他还是做了有针对性的部署。他命令美军第1军、第10军和韩军第2军团全速向鸭绿江、图们江前进,目的就是用最快速度封闭中朝、苏朝边境,封闭中国和苏联军队入朝通道,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回过头来消灭残余的朝鲜人民军。这个计划相当不错,发挥了麦克阿瑟精于大战略和大战役布局的长处。
不过,志愿军还是早一步迈过了鸭绿江,出现在战场上,数量还不少,但不巧的是处于了美军第1军和韩军第2军团的包围之中。那么,美军就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态势,消灭这支中国军队,震慑中国政府,使其不敢再派军队入朝。这时,麦克阿瑟的短板凸显出来——他对战场细节的把握能力不足。
这种战机稍纵即逝,麦克阿瑟和沃克都没有看出来。
当时,志愿军扭转战局的唯一办法就是想办法先歼灭部分敌军,改善战场态势。
3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指的是要抓住战争中的时间权,不仅仅指部队机动速度,指挥员研判战场局势做出决策的速度更是关键。麦克阿瑟和沃克没有做出反应,这就是决策能力不足的表现。
志愿军某部渡过汉江后在朝鲜战场围歼残敌。图|新华社
反观我军,首战虽然获胜,但情况并不好,好在应对这种局面,毛泽东和彭德怀经验丰富。从红军时代的历次反围剿,到西北解放战争时期与胡宗南在陕北周旋等,我军打过很多被动仗。
他们深知,改变被动局势的关键在于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打掉敌军中的一路。所以,根据当时的战场态势,10月26日晚,他们决心利用被切断后路的韩军第7联队,来吸引韩军第2军团其他部队来救援,再集中四十军和三十八军的力量首先歼灭韩军第6、8师团。三十九军部队则全力阻止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和韩军第1、7师团北上救援。这就是我军惯用的围点打援战术。
【注:六十六军、五十军、四十二军部队在此次战役中未发挥作用,本文不再提对他们的部署情况。】
此时,由于三十九军和三十八军还在开进中,时间权并不在志愿军,如果麦克阿瑟和沃克能够准确判断战场态势,命令美军第24师和英军第27旅转为东北上,向云山、温井里侧后全力攻击前进,志愿军在龟城就1个344团的阻击部队,很难顶住。
如果麦克阿瑟和沃克马上把韩军第7师团建制归还韩军第2军团,让其从宁边北上,志愿军三十九军因为部队尚未完全到位,只能阻止在云山的韩军第1师团,很难阻止在宁边的韩军第7师团。这样一来,志愿军三十九军会被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和韩军第1师团完全拖住,甚至很可能因为344团无力阻击美军而造成三十九军处于危局。四十军也会遭到韩军第2军团从北、东、南三面夹击。这仗会变得非常难打。
但是,麦克阿瑟和沃克没有调整部署,拱手把时间权送给了志愿军。
10月27日,当志愿军各部进行行动时,麦克阿瑟和沃克终于开始了调整,他们命令韩军第7师团归还第2军团建制,向价川移动,支援第6、第8师团作战。同时美军第1军和韩军第1师团从云山向北,韩军第2军团向东对温井里发起进攻。
如果这一调整是和志愿军同步在26日晚做出,那么到27日,战场态势依然会对志愿军非常不利。这是因为三十九军117师部队到27日晚些时候才赶到云山以北,接替了360团阵地。如果白善烨在26日晚就接到新的命令,改磨洋工为全力进攻,四十军中最弱的360团很可能会顶不住,志愿军的战役部署将被打乱。
但是,麦克阿瑟和沃克的命令比志愿军晚了1天。三十九军部队得以赶到云山,白善烨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攻不过去了。
这样一来,反攻温井里救援第7联队的敌军就只剩下韩军第2军团。糊涂的沃克还让归建的第7师团往西边的价川移动,此时还没出发,丁一权也只命令5个营反击。而严重威胁志愿军侧后的第7联队则在专心致志准备逃跑,因为油料不足,还原地不动等待空投。
敌军有7万多,只来了5个营,这是把自己分成一块一块送给志愿军“吃”。
4
循序渐进
不过,毛泽东发电给彭德怀,指示不要急于把丁一权的5个营打掉。
他有三层意思,其一,嫌少,希望能再引诱一些韩军来救援;其二,既然关键在于打掉敌军一路,那么趁美韩军其他部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抓紧歼灭韩军第6、8师团,打破被动局面,转为志愿军战局的优势,这是关键;其三,既然能转为优势,就要利用这种优势。
毛泽东后来指出,最关键的是还没有加入战斗的三十八军。这是因为在熙川、球场的韩军第6、8师团向西救援第7联队,会造成熙川、球场方向敌军的空虚。而顺着这一路下去,就是美韩军第一个渡过清川江的渡江点价川,再沿价川南下,就是美韩军第二个渡江点安州。
此时,美军第1军和韩军第2军团的部队都已经渡过清川江。熙川和球场的韩军被调动,将给三十八军一个绝好的机会,切断所有敌军的退路,同时自然也切断美军预备队北上救援的通路。
韩军没有完全听话,依然只是5个营出动,但是随着这支韩军和第7联队在28日晚和29日分别被四十军歼灭,战场态势再起变化,战局的天平向开始向志愿军倾斜。
为了补自己温井里方向的漏洞,沃克命令第8师团剩下的第16、21联队渡过清川江向曲波院靠拢,填补战场中路的漏洞,这就是按照毛泽东和彭德怀的设想进行了行动。同时,沃克还命令拖拖拉拉的韩军第7师团迅速经价川北上进至第16、21联队原来的阵地——球场。
这就非常滑稽了,韩军第16、21联队本来就在球场以北构筑了阵地,待得好好的,结果第19、10联队的惨败,让他们去填补战场空白。可是,他们一移动,右路的漏洞又出来了,麦克阿瑟和沃克又让本来在宁边的韩军第7师团往东跑去填补漏洞。一开始就应该直接让第7师团北上一步,何必两支部队搞移形换影呢? 正是美韩部队调动造成的时间差,给了志愿军机会。
毛泽东和彭德怀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急令三十八军迅速南下。
5
各个击破
我们继续来看云山方向,韩军第2军团被打垮后,彭德怀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云山的韩军王牌部队第1师团身上。
各个击破,是我军战胜敌军的法宝之一。美韩军在清川江以北有很多部队,毛泽东和彭德怀的计划就是,把他们一个一个“吃掉”。
现在,韩军第2军团已被打垮,三十八军正在迅速南下,剩余的敌军是韩军第1师团和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英美军队战斗力最强,前进最远,志愿军暂时不动他们,但如果把英美军队侧后的韩军第1师团吃掉,他们就成了孤军。
所以,彭德怀在把注意力转移到云山时,同时命令六十六军火速前进,就是为了在云山打掉韩军第1师团后形成北(六十六军)、东(三十九军、四十军),南(三十八军)三面包围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的战场态势。
巧合的是,麦克阿瑟和沃克也把注意力集中于此,他们命令在平壤的美军骑兵第1师火速北上,接替韩军第1师团继续进攻,而韩军第1师团转为承担第2军团进攻温井里的任务。
这样一来,云山之战就变成了一场硬仗,志愿军是三十九军8个团,敌军是韩军最强部队第1师团和美军骑兵第1师2个团。兵力对比志愿军只是稍占优势,火力完全处于劣势,然而,在云山,中美军队的首次较量以美军完败而告终。
战斗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三十九军在发起进攻前都不知道云山之敌已有美军骑兵第1师,他们完全是按照进攻韩军进行的准备。因为美军骑兵第1师的到来,三十九军已不占任何优势,双方实力相当,这是一场硬碰硬的对决,没有任何偶然性。
第二,从定州、龟城到云山一线,中美两军战线呈对角线态势,龟城的美军第24师、定州的英军第27旅战线向我方嵌入,云山的志愿军三十九军战线向美方嵌入。
在这种战场态势下,谁能在对角线的一端取得胜利,谁就将打破战场均势成为赢家。结果实力不占优势的三十九军取得完胜,而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却不能打败志愿军三十九军的阻击部队344团。
美军败得没有任何理由,不存在偶然性。
6
美中不足
本来在云山战斗后,志愿军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看起来美军第1军插翅难飞。
可惜的是,这个机会我们没有抓住,因为三十八军贻误了战机。
10月27日,韩军第7师团得到命令,填补韩军第8师团离开后的空缺。但到29日,第7师团才集结完部队开始机动,而他们一路上又拖拖拉拉,11月1日,方才赶到价川以北的飞虎山。
韩军这一系列动作中,有很明显的时间差供志愿军利用。但三十八军先是在熙川误信有美军黑人团的情报,推迟了一天,在29日晚才发起进攻,实际上熙川只有韩军第8师团第10联队最后的一个营。后来在南下途中,三十八军又痴迷于打击韩军第2军团溃兵,耽误了时间,没有抓住时间差抢先赶到价川。
所以,三十八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歼敌最多,却被骂得最狠。战役总结时,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开开心心去开会,以为自己是去受表扬的,结果被彭德怀大骂一顿。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的胜利,是毛泽东和彭德怀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部署,一步一步为志愿军创造出战机、把握住战机而打赢的。交战双方对对手的情况都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比拼的就是指挥员的能力。美、韩军的高级将领们却不具备这种能力,高下立判。
部分学者口中“中国军队带有偶然性地打赢前两次战役”是不存在的,麦克阿瑟的失败是注定的。既然立论基础都不存在,所谓的“中国丧失了最有利的停战时机”这一臆测,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本文“战场态势”图均为作者所制。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他的公众号名为“这才是战争”,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