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村民 俞道弟

这边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风光,那边是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的小景观带,还有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新民居。说我们黄桥村“风景这边独好”,一点也不夸张。

前不久,我搬进了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新房里。新房子明亮宽敞,和原先我住的村里老宅相比,面积还大了不少。房屋外貌既有白墙黛瓦、观音耳等设计,保留了乡土特色,又铺设了全新的水电煤管网, 让我们既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配套,又照样能享受田园风光,真是满意、称心。

不花多少钱,就从破旧老宅搬进两层楼新居,上海这个村的农民抢着报名-LMLPHP

不花多少钱,就从破旧老宅搬进两层楼新居,上海这个村的农民抢着报名-LMLPHP

俞道弟本人在新居边锻炼身体

其实,2018年,当区里、镇里刚开始在我们村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时,大家心里还没底。特别是集中居住一期房子刚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只是一层光秃秃的水泥墙时,不少人觉得不好看,甚至想打退堂鼓。但等到2019年10月,一期房子交付,周边的环境配套基本完成时,大家眼见为实,想法自然就变了。在现在的集中居住点,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一直铺到门前,一幢幢带有江南风格的两层楼房整齐有序,屋前绿树摇曳的景观路和屋后清水长流的景观河簇拥着这片粉墙黛瓦的新社区,宛如一幅美好画卷。

大家算算账就能明白了,自己只要出一点装修费用,就能住进这样的新房子,确实“划得来”。算明白账后,也不用村里再做动员,村民们都抢着报名,希望能尽早住进新房。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预计在年底前,第二期农民集中居住房的钥匙,就能交给第二批报名登记的近400户人家,让他们赶在明年春节前入住新居。

这项政策确实是让我们农民得了实惠。我今年75岁,老房子是1989年造的,由于房屋结构不行,一到台风天就要担心安全问题。虽然我平时经常保养老宅,刷刷墙面,收拾下屋顶瓦片,可由于不能彻底翻建加固结构,终究是不放心。可以说,以前是生活在80年代:没有冲水马桶,换煤气罐要请人帮忙,不少人家还烧柴火;现在是直接搬到了21世纪,家家户户用上了管道煤气,有第三方物业管理。

不花多少钱,就从破旧老宅搬进两层楼新居,上海这个村的农民抢着报名-LMLPHP

不花多少钱,就从破旧老宅搬进两层楼新居,上海这个村的农民抢着报名-LMLPHP

我儿子原先一直住在外面的,现在也带着小辈搬了回来。他讲,现在交通很方便,从村里开车到松江城区只要不到半小时,但村里空气好,环境雅致。村里还把原来不太景气的浦江源温泉度假村全部退出,改为绿化涵养林,与原本400余亩生态涵养林连成一片,更加郁郁葱葱,就像敞开的公园一样。

过去,儿子一直担心我们年纪渐渐大了,照顾不好自己。现在他放心了,新居边上的新邻居,依旧是老相识,互相能有照应,平时一起讲讲话,不孤独;村委会建了个大食堂,里面菜品齐全,价格实惠,大家可以结伴去吃,不用开火。

村里还建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期将提供49张床位,包含日间照料等服务,有的老人手脚不灵便了,家里又没人照顾,都能住进这里。同时,村民也可以参与照料而获得相应报酬。

我们黄桥村是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村,被列入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后,能够优先考虑到老人住房、养老、吃饭等问题,大家能够住在村里,却能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配套,同时还可以不离土、不离家,我们村民都很有获得感。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幸福老人村”。

不花多少钱,就从破旧老宅搬进两层楼新居,上海这个村的农民抢着报名-LMLPHP

我们村还是个知名的文化村,一直有沪上“楹联第一村”的美誉。每到春节期间,文化室就变得热闹起来,村里的书法爱好者们纷纷挥笔泼墨,写下一幅幅笔法苍劲有力的春联,而外面排队求春联的村民也络绎不绝。村里正打造楹联文化的景观氛围,将传统诗歌、楹联文化作为培育民宿、文创特色的重要元素,承载乡土、乡情与乡愁记忆。

如果说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这几年里,黄桥村还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变化,那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为村里带来了活力。我老邻居家的儿子小顾一直很有想法,早些年在市区创业,这两年已经小有成就。最近,他看到村里有了大变化:在新居南面58亩的黄桥工业园区旧址上,临港漕河泾的专业团队将要入驻管理,打造研发办公的产业集聚地……眼看村里环境好了,又有这样的商机,小顾索性从市区搬回了村里住,带着其他年轻人一起干事创业。

10-01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