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是游览上海的必到之地,美轮美奂的万国建筑群与对岸的陆家嘴构成了最具特色的上海景观。外滩沿线有众多景点,今天我们来说说其中的一个——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的十六铺。
早在一百多年前,十六铺就是上海滩的重要地标,它曾是上海的水上门户、也是远东最大的码头。在万商云集的上海,这里是最先繁荣起来的地方。十六铺码头的兴衰,与上海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也给上海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北宋初期,上海老城厢形成了最早的居民部落和官方机构。当时的华亭县东北地区贸易频繁,海船日日沿吴淞江循江直上青龙镇,水上交通甚是热闹。南宋末年,因吴淞江上游严重淤塞,青龙镇衰落,位于今十六铺一带的上海镇崛起。
到了明朝,吴淞江下游也开始淤塞不畅,农田水利都受到影响。朱元璋派夏原吉下江南治水,放弃吴淞江下游故道,引太湖水从刘家河入海,再疏浚上海城东北范家浜,接入黄浦。自此,黄浦江岸线形成了。它从当初吴淞江的一条支流正式变为了沟通国内外水系的大动脉,成了孕育今后上海城市文化的母亲河。
明清时期,十六铺成为货物集散中心,江面“舳舻相接,帆樯比栉”,上海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1843年上海开埠后,内外贸易日益增长,国外轮船装载大量货物竞相进入上海。1853年上海超越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
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创办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建造旗昌轮船码头,开办汉口、宁波航线的客货营运及陆上仓储,并拥有附近金利源、金方东、金永盛、金益盛4处码头。1873年,清政府在十六铺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后又收购旗昌码头和金姓4个码头,统一命名为金利源码头,又名南栈码头,并沿浦滩兴建13座浮码头。这就是十六铺码头的前身。
资料图片:清末金利源码头 即十六铺码头前身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名街》记录: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
而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即从头铺到十六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
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十六铺码头归属了上海港务局,并正式定名。当时,轮船仍然是人们出入上海的首选交通方式,十六铺客运码头先后经历两次改建,建筑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可容纳旅客6000多人,迎来了鼎盛时期。
资料图片:20世纪50年代十六铺客运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六铺码头成为国内最大的水上客运枢纽,直到现在老上海们仍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买票要排队……白天航班平均半小时就有一趟……上海—重庆1条航线有13条船在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十六铺码头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交换的唯一节点,它在上海近、现代腾飞的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资料图片:20世纪90年代十六铺客运站
1998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上海至宁波只需要4小时车程,水路作为交通工具的模式走向衰落。2004年9月,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吴淞客运中心;12月2日,在一阵沉闷的爆破声中,阅尽上海近一个半世纪沧桑的十六铺码头从此谢幕。
2004年12月2日十六铺客运站爆破后的残骸
重生后的十六铺,以大型公共绿地、现代化水上旅游和配套商业设施的面目开启了它的新时代。在外白渡桥与卢浦大桥的黄浦江黄金水道中间,十六铺以一个S形弯道呈现,上面的亲水平台有730米长,拥有270度开阔视野。
十六铺整个游船码头的岸上部分只布置了三座体量小巧、线条简洁,层高不超过四层的小楼,而环绕其周围的则是大片绿化以及江边特色的亲水平台。在这标高7.4米的景观岸线上,绿化覆盖率达52%的“空中花园”内,设计者还构筑起一组飘逸起伏的曲线形玻璃棚,名为“浦江之云”。最低处约9米、最高处20余米,就似一朵远方飘来的彩云。
站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眺望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三大地标,还可以就近在票务中心购买一张游览票,踏上游轮欣赏最具上海风情的浦江美景。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不妨沿着滨江往南走,你能看到曾经码头边杜月笙、黄金荣的仓库原址,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十六铺区域最有特色的“老码头”景区,曾经的鱼龙混杂之地,已经破茧重生,这些看似平凡的码头与仓库,正默默地诉说着上海的历史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