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反复强调,如果幸运星的球员读书都不好的话,这对我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致命的。——幸运星俱乐部 申思
青训根本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教练,目前青训教练的水平太薄弱了。——吉祥俱乐部 孙吉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布点小学,所以很缺好球员,我来这里的时候,我们队里只有16人。——申花江镇中学07梯队教练陶金
国家有投入,家长有需求,合理化发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舜祥俱乐部 刘大祥
编者按:
9月底,上海市体育局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精英基地授牌,17家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10家精英培训基地、7家培训基地)榜上有名。
截止2019年底,全国各地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已达近7千家。但在这其中,很少成功的先例,而且基本都不可复制,绝大部分俱乐部这些年都在自我摸索中艰难前进。
目前上海的青训机构主要可以分成三类:绝大部分为民营俱乐部,以根宝基地为代表;第二类是职业俱乐部下属梯队;第三类则是传统的少体校。这些不同的机构之间会有相互合作,但争夺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应该看到,上海的青训总体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可避免的,从业者和家长仍然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顾虑,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青训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状。
近期,本报记者走进沪上多家有代表性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采访了这些机构的管理者和教练,以及多名球员家长。球员的学业压力仍是青训发展中的最大障碍,此外,教练工资普遍较低,球场资源匮乏也是很多俱乐部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鉴于机构的性质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一点——纯粹地搞青训,是一门不赚钱的生意。如果赚到了钱,那多少得靠点运气。
好的青少年球员确实“精贵”
结束自己的球员生涯后,陶金面前有两个选择:留在申花一线队做助教,或者去江镇中学带青训队伍。
绿地2014年入主申花俱乐部以后,和江镇中学达成合作,几支低年龄(初中)的梯队在这里训练和学习,实行住宿制。到了初中毕业,球队就被拉到康桥基地训练、生活。整个江镇中学目前有四支梯队,从05年年龄段到08年龄段。
江镇中学位于浦东,毗邻浦东国际机场。这里生活条件很一般,球员四人一间房,早两年被媒体曝出伙食条件也很糟。此外,很多圈里人都知道,球队此前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因此在上海的青训界风评不佳。俱乐部管理层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只能一步步进行改善。
在领导们看来,陶金是非常适合从事青训的教练人选。虽然此前没有执教经验,但他是东华大学毕业,有文化,综合素质高。脾气好,有耐心,适合与青少年打交道。但陶金有自己的顾虑,“我听说这里条件不好,离市区远,学校到家往返一次100多公里。”但最后他还是被说服了,陶金觉得,既然要做,就得把事情做漂亮。
问题很简单,问题也很现实——没有球员。陶金接手的是07年龄段的球队,“我来的时候,只有16个人,2/3是外地人。”他之所以要强调地域问题,是因为上海籍球员可以直接参加青超联赛,而非上海籍球员召进球队以后,要办居住证并交满7个月社保,一系列程序走下来很费时间,“等于7个月以后才能代表俱乐部打青超。”
有几方面原因造成球员短缺这个问题。在陶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申花俱乐部没有布点的小学。“为什么一些民营俱乐部现在慢慢做得好了?因为他们有很多布点的学校。比方说你在7、8所小学布点,一所小学一支球队20个人左右,那么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就有100多名球员供选择。”
按照历来的做法,区少体也会向他们输送优秀球员,但现在很少了。陶金听到的说法是,区少体自己也要参加校园联盟的比赛。所以很多年来,江镇中学那些老教练们采取的办法就是东拉几个,西凑几个。
“我们这里的球员,有些是在其他俱乐部试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呆不下去了。或者是像江苏徐州,浙江衢州这些没有职业俱乐部的地方来的,也有通过介绍过来试训的。总体而言很难挑到好的苗子,只能抓几条漏网之鱼。你在外面看到的好球员,人家不会放的,都是签过协议的。”还有教练说得更直接一点,“他们把球员参赛证都收掉,一定要摒到初三,整支球队一起卖给你。”
球队整体出售最轰动的一次,是徐根宝在两年前把99、00一批卖给申花。作为幸运星的总教练,申思承认,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说清楚。“这是一个关于利弊的问题,对球员价值理解的问题。买方来说,越低越好,人少嘛,小朋友有什么价值呢?白菜价也就卖掉了。对于做青训的人来说呢,大家都知道这支球队里可能也就这几个人值钱,但是还有很多小朋友应该怎么办?他们也需要一个出路。所以在这上面,买方和卖方有一个博弈的环节。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我们的足球人口太少了,但这个足球人口是体制决定的。就是说,你改变不了的,至少短时间里面你不能逆转的。”
被学生家长反复挑剔的青训机构
为什么招生如此困难?陶金有些想不通了。
“我们小时候踢球都是要交钱的,但现在俱乐部梯队不收费了,具体原因也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的球员,生活费全免,学费也全免,服装都是361赞助的。但就算这样,还是很难招生。”更让他意外的是,作为申花的青训基地,江镇中学竟然是很多家长眼中沪上青训机构里最不受欢迎的一家。陶金在与一些家长聊天中得知,他们都把江镇中学列为最后的选择。去年年底,他从上海申蕊俱乐部发现两个好苗子,为了说服家长把孩子送到自己的球队,他花了俩星期“软磨硬泡”。
对于家长而言,如果把孩子送到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很大程度上便意味着他们是打定走职业足球这条路的决心了。对于这些家长而言,孩子的学业不会构成太大的障碍,但如果可以适当兼顾一下学习,在家长们看来是很具有安慰作用的。在江镇中学,直到07年龄段的球员才开始进入平行班,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之前的球员等于是把学业完全荒废的。“我主张要读书,一定要让他们学习。我们队里也有成绩好的,考进全校前30名的。”陶金说,但无论成绩多优秀,如果要继续往上走,只能放弃学业。“因为江镇中学没有高中,所以初中以后,他们就没法读书了。好的球员要去康桥基地了,等于全职业,不读书的。这是很大的问题,他们的业余生活完全荒废了。”
孩子家长的心态是有点矛盾的,“万一初中以后去不了康桥,被淘汰下来怎么办?作为家长要想点后路,哪怕读个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也可以。张景程家在江西,他们队里,还有家长专门从黑龙江过来陪读。“一支队好几个球员家长都是从北方过来,在上海就专门陪读。到了这个份上,一定是往职业道路培养的。我们既然到了江镇,每个家长都想,能踢得出来就支持。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希望孩子完全不读书,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彻底放弃学习的。”
“首先解决球员生活通道问题”
一心让孩子踢职业的家长尚且放不下兼顾一点学习的奢望,对于原本就处于观望和摇摆中的家长而言,他们优先选择的自然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上升通道顺畅的俱乐部了。
申思他们在2006年创办的幸运星俱乐部,就属于陶金口中“那些慢慢做得好的民营俱乐部”。俱乐部的宗旨一直很清晰,他们在15年的时间里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幸运星已经为俱乐部和国字号球队输送过多名球员,接下去,申思希望能培养出五大联赛的球员,但首先,“我们应该解决好球员生活通道的问题”,申思告诉本报记者。
在朋友间的闲谈中,申思常常会提到富力足校。这很有意思,因为在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里,提到广州的青训,第一块牌子一定是恒大足校。恒大足校办得很大,多的是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学员,每个年龄段的球员往往可以达到一、两百人。富力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了,“富力掌握了广州市较好的教育资源,只要你参加富力青训,就能在广州相对好的小学和中学读书。另外,他们青训的基地设在相对市中心的地方,交通上很便利,每天来回无非一个多小时,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申思坦言,幸运星想走富力模式,但受制于自身财力等硬件条件。“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你要做青训,如果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捆绑在一起,我觉得吸引力不会太大。”
申思把学员家长的心态分成三类,“一种是一门心思让小孩踢球的,书也别读了,但这种人现在是极少数。如果放在十几、二十年前,这部分是占相当比例的;第二种,踢踢球读读书,两条腿走路,看看到后来小孩球踢得好还是书读得好再做决定;第三种比较多,他们让小孩来踢球,但这是为了读书服务的。因为作为足球特长生,就可以享受更好的政策,比如凭借加分进更好的学校。现在校园足球已经出来这种政策了,如果被评上一级或者二级足球运动员,有些大学是有特招生的。”
吉祥俱乐部总顾问孙吉也谈到,中考和高考能享受优惠政策是家长选择让孩子踢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政策很好的,你要考重点中学都是加分的,因为你有特长嘛。考大学,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没有这个加分,可能根本就到不了学校设定的分数线,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能理解。”
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生源,现在一些俱乐部都会选择对学校进行布点,有些甚至布点到了幼儿园。以幸运星为例,他们的学员分布从幼儿园到初中,其中布点幼儿园达到8所左右,布点中、小学24所,学员总数在1300多名。“肯定要保证基数,如果不保证基数没法出精品的,因为你就没有挑选余地了。”但申思指出,幸运星的学员人数在上海不算最多,“我们做的是相对来说比较精英的培训,一旦我们进了学校以后,也不是盲目扩张铺点,而是一定要保证训练次数和时间,但这和中国教育体制是相悖的。因为越是好的学校,留给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是少。但是你没好学校的话,学生家长对你这青训也不感冒。”幸运星现在和教育部门合作比较深入,在他们合作的布点初中里,包括文来和上师大附中这样的师资力量较强的重点中学。
“我们最大的困惑在于,小朋友和家长在参加培训的时候确实很现实面临到的就是学业尤其是升学的压力,怎么兼顾踢球和学习的时间,小朋友功课压力太大了,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以后,很少有时间参加足球训练。现在全中国校园足球也好,青训也好,大家比以前真的是重视了。那小学里面踢球的人确实也是多了,每个省市都是这样,但是大家也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一到初中以后就没人踢了。我看前一段时间北京有一个统计,说是小学阶段有一、两千支球队,到了初中只有两、三百支,这就是一个断崖式的下降,足球人口大面积流失了。”
幸运星相对来说情况好一些,“我们能保证小孩在我们体系里,踢球读书一路上去,所以流失不太多。”申思说。但他们的体系只保证球员读到初中,所以2020年,俱乐部最重要的计划是要把高中续上去。
课业和训练比赛如何进行平衡
虽然球员流失情况不算严重,但课业和训练比赛的确很难平衡。“你怎么协调好课业的压力和训练比赛的时间安排?要改变大环境很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青训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经验。
全资控股英超狼队的复星国际是幸运星的合作伙伴,申思也去狼队参观过。“他们初中的小朋友,因为踢得比较好,比方说他是U15的,就可以跨级到U16、U17。那其实就等于说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踢了。他们的训练会安排在——举个例子——礼拜一的上下午。那你说,放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现实吗?再举个葡萄牙顶级联赛俱乐部的例子,他们16岁以上的梯队是把老师请到俱乐部来上课,葡萄牙教育部也是认可他们的文凭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变通的方式,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要去做这样的变化,我觉得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只有在小环境下面做些微调。“说起来无非就是动用节假日啊,或者在课程设计上动些脑筋。在目前教学体制下,这是不可逆的死扣,文化课老师不会为你让出时间,只有挖掘自身潜力。”怎么平衡?“很难,只能在周末,教练休息相对减少一些,然后节假日,补足平时训练少的缺憾。我们每周一到五是有一天休息,让他们读书做作业,周末两天安排三堂训练。调配教练在节假日牺牲自己的时间。起码保证每周六堂训练,每次一到两个小时。”
申思强调,“我们不能走职业俱乐部梯队这条路,如果我们这样做,就是人为限制了参与足球的基层人数了。你一定是要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面,要读书而且读得相对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踢足球。我觉得这对于人的发展,是比较负责任的态度。否则的话我觉得很难,因为踢球最后能踢出来的凤毛麟角。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对于今后融入社会,肯定是有困难的。”
申思以幸运星球员黄敏杰为例,“他后来考了东华大学,现在在读硕士,同时又是国家级裁判。这是值得我们推广的成功范例,我希望我们体系里有更多博士生、硕士生。我们还是要在读书上给予重视,我们现在反复在强调,如果幸运星的学生读书都不好的话,这对我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致命的,俱乐部搞不下去。为什么?因为这样你面对的客户群就太小了,那面临的可能就是和江镇这些俱乐部梯队去争夺,但你说幸运星去和他们拼硬件的话,肯定拼不过他们的。如果你问家长,是选择申花、上港还是幸运星?如果要专业踢球的话,那么人家肯定去选择职业俱乐部去了。我们不能走这条路的,我们如果走这条路就等于走到死胡同里去了。”
所以同时要打开另一条路,读书的路。“虽然我不能给提供最好的学校,但我们提供的是相对还不错的学校,就可以了。随后我们平衡好训练和读书的时间比例,让学员有相对比较多的选择,我觉得就成功了。”
当然,到了最后,顶尖的球员还是必须要面临一个选择,读书还是踢球?“是这样,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在小的时候就选择,或者我们让他到初中就选择。我们可以再往后一点点,到高一高二的时候再选择。我觉得这就像是博弈,这个时候你赢的比例会上去一点。如果我让一个家长在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就作出选择,这就不是百分之五十对五十的几率了,这是百分之二十对八十,到初中可能是百分之三十到七十,到高中,可能成功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你要让人家做这种选择的话,你这事情会做得长,否则你肯定招不到人。就算是职业队的牌子,大家都知道,最后能踢出来的又有几个?”
幸运星的思路得到了大部分同行的认同,吉祥俱乐部属于上海青训的新生力量,但也已经在浦东布点了三十多所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确保球员的升学通道保持顺畅。
孙吉说,“我们对精英队队员的要求就是,只要学校里面反映你成绩有所下降,你就停训回去补课,补到成绩回升再回来,我们之前已经停过几个了。”这也是符合家长内心期盼的,“有时候在场边和他们聊聊,差不多一个队里面最多有两到三个家长,是哪怕以牺牲学业为代价,也要尝试职业足球这条道路。剩下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足球培训有证书吗?”
随着各项优惠政策出台,的确刺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足球人口的增长。但事情往往有两面性,不少青训从业人员就对此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他们认为,如果青少年因为这样的优惠政策而选择踢球,那么从一开始起,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就不会那么纯粹。
在幸运星俱乐部担任教练的迟剑锋将中外球员的心态做了对比,“因为我也是球员出身,之前去过美洲和欧洲。包括前两年带队去日本,和那些地方的老外们都交流过。我发现,很多中国孩子踢足球的出发点和国外孩子还是不太一样,很多小球员和他们的家长选择还是受限于国内环境。到小学三年级以后,他们就开始考虑到初中选择学校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继续走足球这条路?如果影响到学业怎么办?但对国外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妨碍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包括他们的家长也不会朝三暮四,他们的出发点永远是尊重孩子的热爱。”
迟剑锋说,自己接触过很多其他俱乐部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对于足球的热爱就是有限的。“很多中国孩子,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都和国外孩子有很大差距。幸运星还好,来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想把球踢好。其他俱乐部我也去过很多,对那里不少孩子来说,他们踢球是为了给今后铺路,因为可能享受到比较好的升学政策。我觉得这些孩子和家长受大环境影响比较多,对于足球的这份心并不是很纯粹。”
常年经营足球启蒙兴趣班的舜祥俱乐部负责人刘大祥也在采访中提到,“很多小孩还在上幼儿园的家长问我,‘刘教练你们这个培训有证书吗?以后能派什么用场吗?’他们看重的不是说,足球能对孩子骨子里的东西带来怎样的塑造。”
家长心声
做职业球员是最好的
去年6月底,我把女儿送到金沙江路小学。那里有著名的普陀区女足,教练是钱惠,她培养过很多上海队和国家队的女足队员。
作出这个决定前,我和她妈妈犹豫了很久,一直下不了决心。小孩送过来以后,就要寄宿了,心里舍不得。但是她到今年7月底,就要满9周岁了,如果要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就要作决定了。我女儿3岁的时候,我就带她去上海体育场看上港了。她一直喜欢足球,这之前也参加过幼儿园足球兴趣班,进了小学以后,也参加了足球班。
2018年底,夏涵参加中超颁奖礼。(注:当时闹出一个乌龙,大屏幕上显示“最佳球迷获得者”是张夏涵,但现场主持人却宣布最终由一名长春亚泰的球迷当选)在颁奖礼上,遇到了孙雯。她当时对夏涵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肯定不如你现在的条件。但凡事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结果。”这之后我加了她微信,她经常会从专业角度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小孩住校以后,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周一早上再送她上学。我们住在碧云社区边上,学校在普陀区。我们5点半叫醒她起床,7点一刻可以送到学校。每个工作日下班以后,我们就过去辅导她功课,从晚上7点辅导到9点半,然后回家。
因为我和她妈妈身高都不高,钱惠教练就说,以后可以让她走小、快、灵的路线。钱教练在女足青训的圈子里是非常著名的,把孩子交到她手里,我们都觉得放心。钱教练说,像我们这样的高学历家长这么支持孩子去练足球,她觉得很感动。我是博士后,之前在同济大学做过副教授,后来出来自己做一些环保方面的项目,孩子妈妈也是硕士毕业。很多人无法理解像我们这样高学历的家长为什么会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其实她妈妈一开始也不愿意,后来才慢慢支持了。
我是怎么想的呢?一方面当然是自己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足球。另一方面,我们都是新上海人,国家和社会给了我们一家这样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回报一些什么。如果每个父母都不让自己的孩子踢球,那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们足球强国的梦想?
所以我是做好准备让她踢职业的,如果她有这个天赋,有后天的坚持,能做职业球员就是最好的。但我们也会担心,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孩子如果觉得足球枯燥不想踢了怎么办?毕竟你每天训练都要重复一些很机械的动作,是可能感到枯燥的。一旦兴趣下降,就面临一个转折点。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很多人对我说,女足的条件和男足不能比,中国女足球员是很艰苦的。我觉得,如果一开始你就考虑这些因素,冲着钱去,是踢不好的。也有人问,如果踢不出来怎么办?学习也被耽误了。在很多人的价值体系里,这应该是很失败的。但一个人怎样才算成功?我读到博士后算成功吗?我不知道。我想,就算以后真的踢不出来,她如果真的热爱足球,将来从事和足球有关的事业,比如青训,也是好的。只要她能把自己的职业和兴趣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成功。
我告诉他,别后悔
李天诚3、4岁就开始踢球了,我们是一个机缘巧合碰到刘大祥教练,开始跟着他练到小学。进了实验东校——这是最早的一批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之一——参加了很多区里和市里组织的比赛,也引起了职业俱乐部的关注,申花的梯队教练一直和我们保持联系。
李天诚小升初的时候,第一次面对选择。申花希望我们去江镇中学,但这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学业了。孩子成绩一直不错,年级里处于领先。而且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足球不是他的唯一。家里人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让他在实验东校继续上学。申花给了我们特殊的待遇,从初一下学期一直到整个初二,他一直跟随申花01的梯队训练(注:这支球队就是去年获得全国U19冠军的队伍),也参加了一些全国锦标赛。每天下午放学,我把他送到江镇中学,相距30多公里。等训练完,再接他回去。
转眼到了初三,他第二次面对选择,这次是真正的抉择了。因为球队要并入康桥基地了,特殊化也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作选择的那段时间很痛苦,我当时很想让他踢球,反而孩子和他爸爸比较坚决,还是想继续学业。我每天晚上睡不着觉,作为他的母亲,我这一路是陪着他走过来的。风里雨里送他去,接他回。记得有一年,他是先出去比赛,再坐飞机回来考试,考完试再飞过去比赛。这些时刻,我都陪伴他一同经历。所以我知道他有多不容易,放弃太可惜了。
很多看他踢球的人都说他很有特点,蔡慧康的外公也和我谈过很多次,说他以后一定可以踢出来。如果能踢出来,未必不是好的出路,我是这样想的。但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他觉得不能够在这个年龄就把其他东西都放掉。孩子下了决心,说他还是坚持学习。但他一直在申花体系里长大,对申花感情非常深。他非常不舍地从梯队出来,回到校园足球体系里面。
浦东新区少体校教练当时知道他不去职业队了,就找我们,说还是走校园足球这条路。就进了浦东新区精英队,跟着这个体系往上走。初中毕业,他中考成绩596分,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最终选了师大附中,因为这所学校是足球定点学校,现在校队主教练是以前申花的吴伟超。最近几年校园足球发展越来越好了,比赛越来越多,投入校园足球的球员也越来越多。从进入高中以来,差不多每周都有比赛,各级的比赛。
他跟我说过好几次,从前的队友,比如朱越,已经进一队了,可以跟莫雷诺他们一起训练。但他说既然自己选了现在的路,就不后悔。他也和我探讨过,说将来上了大学还是有机会去职业队,现在都不可知。我告诉他,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差距肯定是存在了,他们现在的训练和职业队没法比,他们球队一周训练三次,周末参加比赛,一次训练两到三个小时。但不管怎样,还是要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
其实到了高中之后,我也和申花梯队的教练表达过想法,如果可以让他跟队参加训练,我们也还是愿意坚持。但这和申花本身的要求不相符,也不能开这个特例。上海现在有一个满天星计划,里面说俱乐部和校园足球要有一个联系,对一些重点球员是不是可以放宽一些政策。但我想,实际操作过程还是会有点困难,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不一定能轮到我们了,但希望后面的孩子会受益。
我现在有时候和他聊,我说你过几年后看到你的队友都去了一队有的还进了国家队,你要有思想准备哦,心情会不一样的。他说,大家走不一样的路咯。他觉得,将来即使不能做职业球员,但如果能从事和足球有关的工作,那自己也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