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直是一个魔幻之都,而对我而言上海的魔幻,不仅仅存在于陆家嘴那高耸的建筑,也不仅存在于思南路一整条民国的里弄,当然也存在于一个个未知的角落,在我们日常不曾注意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神奇之处
今天不和大家聊房地产,但是想和大家聊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从这里你或许可以看到上海的另一面。
上海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高楼大厦,但是类似于这样的街道,大家估计也不会太陌生
一条很随意的街道,上面是房子,下面是社区底商,街上随意停着一些车辆,陆陆续续有行人经过
这大概就是上海一些近郊该有的样子吧,没那么多繁华,但也绝对没什么不堪,很常见的市井样子。
但是这一次,我去的地方,我去了,然后呆了很久,看着人来人往,有一些话特别想要和大家说,今天就借大家一点时间,文章有点长,和大家说说这个地方
地方的名字很有趣:火箭村
01
火箭村其实并不远,甚至可以说是在浦东还算黄金的地段
位于浦东新区外环外附近,地铁11号线康新公路站下来就是。在上海如今寸土寸金的当下,这样的位置一定不算偏
左边就是迪士尼,开车10分钟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欢声笑语,右边就是周浦,这里的商品房一平米要到6万,这样的价格在上海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套中产门槛
而火箭村就夹在这两侧中间这么特殊独立的存在
火箭的命名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大生产时成立了一支“火箭突击队”,此后行政村的组建沿用了“火箭”这一名字
火箭村凹陷在了周康一个独立的地方,以前也只有本地的原住民,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独立的村落发展的模式
而火箭村发生改变的直接因素,是因为一家叫昌硕企业的到来
昌硕科技2004年来到这里,投资了6.27亿美元,7个厂区都在生产跟苹果相关的产品,迄今为止已经卖出的10亿台iPhone里面一部分出自这里。
应该不少人会觉得很意外,在上海还会有类似于富士康这样的组装制造业的存在,而这里,就成为了上海最后一处的电子代工厂集中区
火箭村的繁华与否和地段和本地居民没有关系,能够搅动区域繁荣的就是一张张的苹果订单
也正因为一张张订单,火箭村在过去几年突然成为了大量外地小镇青年的聚集地
本来只有三千多人的地方,最高峰的时候容纳了6万外地青年聚集,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他们的第一站扎根上海
所以我们在火箭村驻足,最经常看到的画面就是一两个年轻人,拖着一个庞大的行李箱,低着头往前走
只是现实稍微有点直接的的是,第一站就是拼装手机。工作也非常简单,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机械性的劳作,一天12小时,一个月休息4天。要赚钱就是每天加班以及仅有的4天休息日你也拿来加班
昌硕的大门除非你是工作人员,否则你永远进不去。我在门口看了下,园区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而一栋栋厂房里你似乎还能看到人头攒动的样子
富士康模式的企业,也是第一次真实的展示在我面前。有点神秘,但是你大概能够想象得出里面在发生着什么
而昌硕的门口,招聘永远摆在最显著的位置,在这里招聘是每天24小时都在持续进行的。
每天的11点是他们集中面试的时间,在门口填一个简单的表格,你就获得了面试的机会。没有人问你有什么从业经历以及什么梦想
所以在昌硕的门口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马路对面永远蹲着一群已经填好表格的年轻人,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等着到点进入到昌硕企业的四方盒子里等待命运的安排
所以在火箭村,和上海商务楼宇的忙碌不同,路上都是各种稚嫩的年轻人,要么忙碌的走着,要么蹲坐在路边,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经过的时候,也能听到他们在谈论着什么,似乎说着现在苹果手机是不是用的人不多了,未来会不会是华为的市场,以及到底后面电子类产品会怎么样。当然讨论的落脚点都是:如果这样,这里会扩招还是裁员
那个时候我刚好在刷着朋友圈,看着朋友圈里的我们在讨论着中美的抗争
02
也正是因为如此,区域内的所有发展都围绕着代工厂运营的。火箭村最庞大的产品就是招聘业,一条街上几乎全部都是招聘各种流动人员
而这些劳务公司招聘的岗位很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没有要求,且不需要经验
你只要带着一张身份证就可以马上找到工作。当然没有身份证也没有问题,在火箭村办理临时身份证1个小时内就可以拿到
而除了招聘门店,在地铁口拉客的黑车、路边的排挡店以及各种农夫村民,在看到一张生面孔的时候都会问一句:要不要找工作。
在火箭村,载客赚不到钱,但是如果成功的送到昌硕并且面试成功,他们就可以得到不少的返佣
基本上火箭村提供的工作大概都差不多,3000-5000的工资,一天要做12小时。
当然在这里工作也有他们认为的好处,比如说工资是日结的,比如说加班一定会有加班费
正是因为各种理论上一个月可以存多少钱的概念,正在成为火箭村招人的最大亮点
也是因为为代工厂输送了太多的人才,慢慢的火箭村已经成为整个浦东服务业的最大人才输送口
在这里你不仅仅可以去昌硕上班,迪士尼的保安、崇明农家乐的保洁,饿了么外卖员等等,你都可以找到工作
如果你想要在上海最快的留下来,火箭村一定张开最大的胸怀欢迎你
03
当然也是因为这样的人群构成,整个火箭村的物价水平也是自成体系了
在火箭村吃饭,便宜是一定的。而最多的菜,就是来自云南、贵州、东北这样的特色菜,似乎都是为了这里的小年轻准备的
然后就是房屋租赁了。火箭村没有二手房买卖,但是却有很多房源的租赁,没有大中介甚至就没有中介,每个门头立个牌子就行
这里的村民一半的房子都拿出来出租,宅基地分割成一个个没有窗的小间
卫生间公用,没有厨房,外面有大门门禁,一人一张卡,刷卡进大门,然后进自己小房间。一个个小间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发酵被褥的味道都还闻得到
房租我大概看了下,在500-1000元一个月左右,尽管如此,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房租依然是火箭村的年轻人最大的生活成本开支
但是最大的不同,这里的房子大多提倡日租
当然可以日租不是因为钟点房小镇青年荷尔蒙旺盛,有一个房东和我说的一句话让我挺感慨的:其实这里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会在这里工作多久,可能3天也可能2年,大家都没安全感,没有积蓄意味着付不出一整月的工资, 过一天,算一天
也正因为如此,在昌硕招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就是在这里工作满45天,你可以得到一笔不错的返利,大概会额外多给你一个月的工资。
为什么,其实这就是大数据的结果,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要么抗不过一个月的,要么就会相对稳定的留下来做一段时间的,为了保持劳动力的稳定,公司特别在45天这个时间点埋下一个诱饵, 基本上做过45天,短期内也就不会走了
这是一个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成本,昌硕制定了这个规则,是深谙人性洞察之后的金钱诱导,这没什么不对,但我们也同样看到底层的小镇青年的挣扎和彷徨
火箭村到地铁的路上会经过一道桥,我经过的时候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桥底下散落着零零散散的各种枕套被褥
我大概能够想象得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一个准备离开的年轻人,扛着累赘的行李即将离开上海,有难过有不满,也有一定的恨,即将踏上返回的行程,他们选择将这些抛弃,不愿多留一些记忆,而在老家也不缺这些东西
在地铁上的他们多半会选择发呆走神这么一路,直到到了终点站才会醒来,怀揣着身份证踏上站台
这就是火箭村,有人来也就有人走
04
当然,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留下来的年轻人,而在火箭村的夜市里我们看到另一番有趣的场景
在昌硕边上有一个康桥夜市,每天下班之后,在代工厂里劳动的年轻人脱下公装,换上牛仔裤T恤衫,开始在夜市里喝酒聊天。
火箭村的夜市烟火气重极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全国各地吃的东西,而且还不贵,当然你别讲究干净卫生,反正这么多年轻人都在这里聚集消遣
夜市里一边是网吧,一边是深夜烧烤,这些都给了小镇青年极大的精神力量
午夜时刻,三四个人围坐着一桌,啤酒和烧烤给他们提供简单的快乐。
看着这里的年轻人,没人谈论国际形势,当然也不会吐槽所谓的人际关系,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各种纯粹打发时间的轻松和淡定
这也许就是他们最后的个人空间了
留下来的年轻人,眼睛里看到的更多的坚定,坚定的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不论理性与否,大家都愿意把这里看做一个过渡的尝试,希望给自己更多的可能
腾讯新闻采访过一些在火箭村里工作的年轻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眼前的一切的
第一个
“我不想老了之后什么都没有,还要伸手问小孩要什么,希望自己趁年轻多为自己做点什么。”
第二个
“这个厂里有几万人,别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
第三个
“每个月我最开心的时候是10号,发工资的时候,因为这是我用实力挣的钱,不偷不抢自己赚的钱。”
第四个
“我每个月吃饭抽烟开销不多,每个月存下三千块钱,现在你要我那个十万二十万我都可以,没什么问题。”
第五个
“到目前为止,我对生活依然是充满着希望,要不然我也不会来上海。”
各种普实坚定的价值观,没有任何油腻的味道,也是一个个热血单纯的青年面对莽撞世界的最直观的反应。其实想想,青春经历过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同样在他们身上落脚
没有一个年轻人不彷徨,但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下的困难
我看过一个对火箭村的年轻人采访的视频,他说了一句至今我觉得是2019年最正能量的一句话
“一个月有4天休息,意味着我要开四次房,为了这个我也要好好赚钱对女朋友好。”
人就是这样,为了感情可以做很多事情,吃很多苦,哪怕很多时候看上去并不值得
但正是因为这样,看上去细碎的生活情节才值得感动
05
在这里有人来有人走,留在这里很容易,扎根这里也很艰难;未来或许会有,当下的不如意也确实存在;坦然接受现状,对以后也有希望……
这是火箭村给我最大的感觉,仔细想想,这似乎就是整个上海给我的感受
上海之所以被称为魔都,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包容,可以融合各种各样的东西。
今天我有了另外一个答案,就是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这个城市自由温暖但又残酷冷静的一面
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是如此。而这就是这个城市魔幻的本质
也许哪一天昌硕搬迁、或者边上拍了一块地,然后一切都会改变。这里也许会换一群人,又或者也就这样一直保持下去。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里的故事才刚发生,这里的故事也正正浓,折射出各种各样的五光十色
而这,就是上海
06
写到这里已经是深夜,我突然想起了悟空传里的一句话,送给在上海奋斗的每一位朋友
“我来过,我努力过,我不在乎结局。”
以上为正文,来自卢俊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aha视频截图以及上海头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