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020年11月,“十三五”规划已进入收官倒计时,“十四五”规划编制起草也进入关键之期。迎接“十四五”,恰是盘点上海市16个辖区“家底”的好时机。各区“十三五”主要目标完成的如何?未来五年各区如何“再出发”?
先从地区生产总值(GDP)这项数据看起。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如何稳步发展成了全世界聚焦的议题。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经验、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并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
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上海,其经济发展的一草一木都备受关注。作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上海以不到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全国近1/10的财政总收入。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下辖16个区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为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了力量。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总量独树一帜的浦东新区,也包括进步巨大的奉贤区,还有城市区划调整后溢出效应明显的静安区……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16个区的经济发展各自有哪些成就?
未来各区又该如何擦亮自家“招牌”,
发挥优势?
总量看浦东,人均看黄浦,增速看金山
随着上海市下辖16区渐次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各家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
作为上海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以12734.2亿元位列上海市16区榜首,遥遥领先。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浦东新区第三产业已经为该区贡献出9844亿元,占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7.3%。浦东新区累计落地企业超过3300家,聚集跨国公司总部348家。
除了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一枝独秀”,黄浦区则以最大经济密度稳居上海各区之首。
截至2019年底,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577.9亿元,人均GDP39.61万元;2019年该区每平方公里每年产出125.63亿元。经济密度在上海16区内最高。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是该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官方数据显示,该区现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持牌金融机构664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超过1200家,金融市场交易额约占全市3/4。此外,黄浦区还拥有总税收超过亿元的大楼65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2家。
黄浦区的灯火阑珊映衬着上海市中心的车水马龙,而在70余公里外的金山区,则用增速宣告该区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
2019年,金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越千亿门槛,达到1077.2亿元。同时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1%,高于上海市增幅1.1个百分点,增速在16区中排名第一。
细究金山区经济发展特色,其主要贡献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该区第二产业占比53%,增加值729.96亿元。其中,工业总值达到707.8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对于金山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重要:该项增加值达337.61亿元。
除浦东、黄浦、金山三区数据“亮眼”以外,上海下辖16区的整体形势也在显示着其经济发展水平。
15个区GDP“跨越”千亿
2020年1月21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汤汇浩公布,2019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38155.3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6.0%。
2019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榜首,领跑全国。
目前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后向4万亿元发起冲刺。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即将突破7万元。而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能向4万亿发起冲刺,源于下辖16个区的经济贡献。
人民网在梳理上海市各区经济数据时注意到,2015年,上海市尚无一例进入“万亿俱乐部”的下辖区。
是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548.35亿元。松江(995.3亿元)、青浦(878.2亿元)、金山(867亿元)、普陀(838.74亿元)、虹口(800亿元)、奉贤(685.8亿元)等6区均在“千亿元”大门口徘徊。
到2019年底,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超1.2万亿元,上述6区地区生产总值也相继突破千亿,此外在上海下辖16区中,已有15个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以上。
其中,嘉定、黄浦、闵行三区已进入“2500亿元”梯队;静安、徐汇、杨浦进入“2000亿元”梯队;长宁、松江、宝山进入“1500亿元”梯队; 奉贤、青浦、普陀、金山、虹口五区已稳步迈入“1000亿元”梯队。
崇明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生态发展定位的原因,自2015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为87.3亿元,未来或将赢得更多上升空间。
“空间”决定高度、1+1大于2
自2015年来,除了浦东新区一枝独秀外,上海市各区之间经济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紧张感”。
静安区与闸北区在2015年尚未合并时,两区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共计1012.79亿元,位居第8,随后新的静安区于同年面世。
2019年,“重组”后的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98.7亿元,排名上升至上海市第5。值得注意的是,静安区自2015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26.97%,16个区中增幅最多。
除此之外,奉贤(71.01%)、松江(58.71%)从2015年至2019年的增幅与其他市区一道齐头并进。
尤其是奉贤区,2015年该区以685.8亿元排名第5位,而在2019年则以1173.2亿元排名第11,在青浦、普陀、金山、虹口等“千亿元”梯队中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排名上升4位。
2015年起,奉贤区打出“东方美谷”这一园区品牌,加快建设大健康美丽产业,集聚了一批医药、美妆头部企业,催生了高质量的产业聚集效应。2019年,“东方美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3亿元。短短四年,产业规模占上海市相关行业的四成以上。
2019年,奉贤区通过“空间”再迎利好。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方案》中,新片区规划范围为: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简而言之,新片区纳入了奉贤近三分之二近的区域。
再来看静安区。
长期以来,静安区一直是上海中心城区总部经济的标志性地区,整体呈现出聚集度高、发展能级高、企业关联度高的特点。静安区委书记于勇曾介绍道,静安是上海第一幢亿元楼的诞生地,2019年亿元楼达75幢,月亿楼9幢,其中单位楼宇年税收产出最高的超过38亿元。
楼宇经济要有新活力,扩容是有效途径。
2015年,静安、闸北合并后合并设立新的静安区。这一举措打通了苏州河的自然屏障,进一步弥补了静安区发展空间的不足。根据静安区相关负责人的表述,“未来静安区将加大空间扩容,为更多总部企业和机构打开发展空间,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宝地’。”
“空间”能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帮助?奉贤、静安两区给出了如上答案。
2020年国庆节长假过去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分析了上海经济的特色所在。
李强指出,“上海经济是典型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这是上海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强化“四大功能”的支撑点,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上海的经济发展的潜力,正蕴藏在16个区你追我赶的竞争中,也在这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