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漫步虹口,你会发现走几步就是一处人文故居:山阴路的鲁迅故居、东照里的瞿秋白故居……不远处就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这里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址纪念馆、当时的文化进步人士经常光顾的公啡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咖啡馆旧址,还有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公馆。附近就是鲁迅晚年在上海常去购书、会客的重要活动场所:内山书店。四川北路上还有为纪念鲁迅所造的鲁迅公园。置身虹口,每一段路都是左翼文人们敢爱敢活的历史见证!

    孔公馆

    多伦路的文化名人街可以说是虹口区的标志性地段之一。文艺气息浓厚的多伦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多位左翼名人聚居此处,如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等。今天要介绍的孔公馆,就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入口处,十分显眼。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孔公馆是当时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众多寓所之一。建于1924年的孔公馆是伊斯兰西班牙建筑风格。雕刻装饰和彩色贴面呈现阿拉伯风情,精致又华丽。

    孔公馆正门入口和弧形窗框都带有马蹄图案,却没有人和动物造型,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孔公馆据说原先是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创办上海第一家正式电影院)的府邸。抗战时期又被日本军队占有,作为日本寺庙“知恩院”,之后才成为孔祥熙再上海的三大豪宅之一。

    近百年过去,如今的孔公馆,已经成为了普通民居,但门扉上镶嵌的彩色玻璃依旧绚丽,吸引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拍照。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左联会址纪念馆

    左联会址纪念馆就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偏僻一隅,如果不是特地前往,很容易走马观花就错过。左联会址纪念馆,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培养了大批文学青年投身革命。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从阿英的《夜航集》、茅盾的《子夜》,再到鲁迅作序的《丰收》,左联在1930年到1936年间,有480多个盟员和上百部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和革命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左联纪念馆中除了左联的历史、杂志创办外,还有茅盾、丁玲等名人的实物展示。通过名人老旧质感的沙发、桌椅,仿佛又带我们重新追溯回这个年代。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如今上海的四川北路,曾经也是左翼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由郭沫若、郁达夫发起的创造社;鲁迅、许广平组成的朝花社,还有大江书铺、辛垦书店、艺术剧社等都是左翼文化活动建立起的红色文化战线。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走进左联的阁楼,中间巨大的幕布上放映着老电影,周围的旧书、电影海报、漫画等占据了前后两面墙。左右的书架上都是关于左联文人们的书籍作品,捧上一本,就可以悠然坐在凳子上阅读一整个下午,岂不美哉!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公啡咖啡馆

    公啡咖啡馆是左联诞生的摇篮。鲁迅在这里,出席了筹备左联的聚会。潘汉年在这里召集上海的党员作家和进步文学工作者的座谈会。在这里,原先存在分歧的文学力量都各自卸下防备,畅所欲言、交流主张,分享对社会和文学的反思,形成了文化的同盟。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遗憾的是,1995年由于四川北路拓宽,公啡咖啡馆拆除了。在左联纪念馆中,还保留有公啡咖啡馆的模型。

    如今四川北路和多伦路的交界点,只有一块普通的牌子,成为了公啡咖啡馆遗址为数不多的的纪念点之一。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虽然非常可惜,承载着一代文学巨匠共同记忆的咖啡馆由于市政建设而就此消失,但不得不承认,新旧更迭本身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其不远处的“老电影咖啡馆”就由于优雅复古的装修和老上海的风情,而成为小资的光顾地。一块蛋糕、一杯拿铁就能享受美好的午后时光。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是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内山完造于1917年创立的进步书店。在上世纪30年代,内山书店是中日进步文化人士的聚会场所。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鲁迅在内山书店购书时结识了内山夫妇并结为挚友。《鲁迅日记》中记录:从1928年到1935年,鲁迅累计去过内山书店五百多次,买书一千多册。对鲁迅而言,内山书店的意义不仅仅是书店,它还是文化的沙龙。在内山书店,鲁迅对外界进行交流并充实自己的犀利思想。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之前的内山书店,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所在地。与公啡咖啡馆只有单薄的一块牌子相比,工商银行的墙面上还保留着内山书店来龙去脉的完整介绍。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而多伦路上还有一家特别的“内山书店”,现在已经改名为“名著书店”。书店规模很小,一进店门,扑鼻而来的是旧书特有的“书香气”。里面的书都是岁月的痕迹,相比于普通书店的购书,在这里买书主要靠“淘”,有一种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淘金寻宝的乐趣。许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也是多伦路上的宝藏书店了!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瞿秋白故居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故居坐落于虹口区山阴路东照里。虽然瞿秋白夫妇仅在那里居住了三个月,但还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原先住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两宜里的瞿秋白夫妇,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下,由于安全得不到保障而经常去茅盾和鲁迅家中避难。1933年3月鲁迅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在东照里12号分租到的一个亭子间给瞿秋白夫妇居住。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由于不想工作被影响,瞿秋白只能在床上看书,夫人杨之华则在门口熬药。弥漫的药味才使其避免了来自其他房客的干扰。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是上海历史文化的纪念性公园,有山有水有瀑布并保留了英国风景园的特点。为了纪念文学巨匠鲁迅所建造的鲁迅公园,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建造的“新靶子场公园”便是其原型。1922年更名为“虹口公园”后,直到1988年才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鲁迅公园最著名的便是鲁迅的铜像。鲁迅坐像基座的浮雕花饰图案,是其亲自设计的《坟》扉页的云彩部分。长方形的绿地周围,种植瓜子黄杨。大墓碑的中央镌刻有毛泽东题字:“鲁迅先生之墓”。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鲁迅公园内除了鲁迅纪念馆、梅亭等主要景点外,吸引我的还有亲切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气!临近饭点的鲁迅公园,老人们正在自得其乐的围成一个个圈。内圈是手风琴、萨克斯风的声音悠扬,旋律动听的伴奏。外圈则是大家自发的歌曲大合唱!《映山红》、《希望的田野》等一首接一首的红色歌曲……一曲唱罢,众人掌声雷动,是对美妙歌曲的肯定,也像是对自己刚才演唱的鼓励!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世界文豪广场的大草坪上刚放学的小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不远处鲁迅墓附近的草坪上还能看见虹口足球场的身影。当有足球赛或演唱会时,这里的欢呼声和尖叫声总是不绝于耳。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鲁迅公园还是各种圈子和爱好的聚集场所。书法家用拖把在地上“写”出一个个笔锋犀利,有起有伏的大字,使得经过的路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啧啧称奇。

魔都100:没来过这里都不算文化人?鲁迅常去的老底子“网红”咖啡馆,侬晓得伐!-LMLPHP

    无论是孔公馆、左联纪念馆、公啡咖啡馆、内山书店还是瞿秋白故居和鲁迅公园,经过一天的虹口漫游,一个个地标不再是冷冰冰的名称,他们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表征。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左翼文人们奋斗的青春印记!

11-16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