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三本书,太重了!”

昨天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一位年轻的母亲背着袋子,打电话让丈夫开车到展场外接她。

展场内,8开甚至更大开本的书籍随处可见,绝大多数童书用了硬壳封面。翻开书本,往往是铜版纸单面全彩印刷,另一面只有两三行字。这样的童书,定价一般在150元以上。

儿童书刮起“奢侈风”,有必要吗?

硬封面大开本全铜版纸,一本上百元,奢侈化童书谁在读?-LMLPHP

现场阅读的小朋友,要么架在腿上,要么在架子上翻阅

“这些大开本的书,很多是关于艺术、自然类的,太小了孩子看不太清楚。”有工作人员以《鸟瞰古文明》为例,书中有大量从空中俯瞰古代遗迹的图像,非大开本不能展示细节。

在一些家长看来,童书并不需要按成人习惯的方式直接放上原图。“今年的艺术类书籍都很厚,好些用的是原作。”市民吴羚认为好的童书重在激发孩子兴趣:“比如《奥莉薇》系列把很多艺术品融入故事情节,未必需要那么细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兴趣延伸介绍。”

硬封面大开本全铜版纸,一本上百元,奢侈化童书谁在读?-LMLPHP

立体图书等童书,需要一定的“体积”来展现内容

还有参展商认为,童书做得又大又重,反而适应孩子阅读方式,增进亲子阅读。“小孩看书有几个有正形?要么坐地上,要么趴沙发上。家长和孩子围坐一起讲述书中故事,很温馨的。”

不过,有个3岁女儿的市民李女士否定了这样的“温馨”:“她坐地上看书我就得坐着弯腰低头或者趴着,腰受不了。那种所谓的‘温馨’画面只能拗造型。”她希望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提供更多选择:“比如绘本类可以大一些,普通的书可以小一些,需要放大字体就分多册。”

在一些家长看来,童书“奢侈化”主要目的还是“涨价”。市民庹女士抱怨:“那些大的书一本就快200元,比成年人的书都贵。但童书的生命周期其实很短,孩子大一点就不乐意读了。”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的童书早就不单纯针对儿童,例如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推广插画这一表达形式,儿童有自己的观感,成年后再看仍会觉得美好。“如今的数字阅读越来越频繁,印刷品未来肯定是‘奢侈品’,是纸的艺术品。”

硬封面大开本全铜版纸,一本上百元,奢侈化童书谁在读?-LMLPHP

现场展示的插画,成年人也很喜欢

11-16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