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就意味着,热议多年的延迟退休,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国在官方层面首次提出延迟退休,是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时的表述是“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7年之后,在最近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对于延迟退休的表述从“研究制定”变成了“实施”。 延迟退休距离正式推出开始进入倒计时。
《小丈夫》剧照
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如果延迟退休,有可能男女统一到65周岁退休。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可能会按照每年延退几个月的进度来实施,在若干年(比如10年或者20年)的过渡期之后,最终全部统一到65岁退休。
我国推出延迟退休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缺口压力。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金体系面临的还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东北等个别省市存在较大的支付压力,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尚有结余。
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开始从结构性问题升级为全面性问题,缺口压力开始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的养老金将耗尽累计结余。尤其是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的老人越来越多,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养老金的压力还会迅速上升, 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想要弥补养老金的收支缺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缴费率,增加养老金的收入来源,但是我国的社保遵缴率已经很高,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前列,继续提高缴费水平,会显著增加民众负担。增加财政投入也是一个选项,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实施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所以,延迟退休就成为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首要选项。
理论上而言,延迟退休可以从多方面解决养老金的缺口压力。首先,如果一个人延迟退休,意味着要推迟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兑付被延后到数年之后,当期兑付压力大大减轻。
其次,延迟退休还意味着一个人要继续为养老金增加5年甚至10年的缴费,养老金池子里的资金来源大大增加。
最后,延迟退休还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缩短了,按照卫健委的数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7岁,在60岁退休的情况下可以领取17年的养老金,如果65岁退休,只能领取12年养老金。
所以,从个人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意味着交的更多,领的更少,从养老金体系来看,意味着收入更多,支出更少,自然也就能大大缓解资金的缺口压力。
2013年,国内首次提出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方案之后,当时流传最广的是清华大学团队提出的一份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路是退休年龄依然保持不变,但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开始延迟,计划在2030年实现男女在65岁领取养老金。
前几年,曾经有人采访清华方案的主要负责人,如果在50岁退休,65岁才能领取养老金,那中间这15年怎么度过呢?该教授回应称,“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清华方案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现在来看,只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不延迟退休年龄,这种办法可能不太会被采用, 更大概率应该是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同时延迟。当然,现在的延退方案还没有官方版本,最终会如何推出还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延迟退休方案最终如何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都挺好》剧照
延迟退休直接的冲击就是就业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如果实施延迟退休,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就业市场的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意味着大量老人还会继续占据工作岗位,对年轻人来说,工作机会将大大减少。
尤其是我国的高校年年扩招,将来需要找工作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10年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大概是600多万人,现在已经逼近了900万人,将来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如果从就市场供需的角度来看,将来年轻人就业市场的供给越来越多,而留给他们的职位需求越来越少,意味着年轻人找工作将越来越难,收入会越来越低。
老年人延迟退休,还可能带来另外一个潜在冲击,就是降低中国的生育率。因为中国的年轻人养育小孩,大多数都需要靠上一代人帮忙,没有父母的帮助,很多年轻人几乎没有能力独立养育小孩。这种“啃老”现象虽然很有争议,但由于国内养育小孩成本过高,加之3岁之前的幼托机构很少,所以年轻人依靠父母养育小孩,在国内已经成为无奈的现实。 如果将来越来越多的老人继续留在职场,年轻人养育小孩将失去重要的帮手,没有父母的帮忙,很多年轻人可能会就此放弃生育小孩,中国的生育率可能会因为延迟退休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