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水果,在中国有6000万人吃,产业巨大,每年销售上百亿。

当人们沉迷于它的“美味”时,却有媒体不断曝光它的危害。

这种“毒水果”就是槟榔。

一、央视曝光的槟榔,还有上千万人在吃

央视节目报道了一则消息:槟榔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类致癌物,与烟、酒、砒霜等同。报道同时还提到一组统计数据,指出湖南约60%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不过该报道却没有引起重视,时至今日,在国内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槟榔爱好者在遭受槟榔的侵蚀。

槟榔是一种热带水果,其中含有的槟榔碱不但有致癌性(在世界卫生组织一级致癌物名单中),还有一定的成瘾性,它能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起来,让人对槟榔产生依赖。

所以,槟榔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一边破坏你的口腔组织,一边还让你离不开它。正因为槟榔会让人上瘾,这种“软性品”至今依然风靡湖南、海南等地。

湖南是国内最大的槟榔消费省,而海南则是国内最大的槟榔产地。在这两个地方,街上到处有人在嚼食槟榔,无论老少。而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早已将槟榔列为禁止售卖和运输的物品之一。

中南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统计了湖南5座城市的数据,发现大约16.2%的居民都喜欢嚼食槟榔,其中以湘潭为首。若据此推算,整个湖南省食用槟榔的人数可达到1134万人。

二、槟榔,恶魔的果实

2013年,一篇名为《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的文章广为流传,其中讲述了一位名为刘桑果的“割脸人”的故事。

时年43岁的刘桑果因为多年嚼食槟榔而罹患口腔癌。经过几次手术,他左脸的大部分、左脸下颌、左边牙床和淋巴都被切除掉,脸皮萎缩扭曲形成拳头大小的深坑。他的左眼也因为神经压迫而失明。

两年过后,刘桑果又被查出癌症复发,肺部、大脑都出现了转移灶。他的妻子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刘桑果,一边抹眼泪,一边咬牙说道:“都是槟榔害的!”

在湖南,与刘桑果有类似遭遇的人并不罕见。作为槟榔消费大省的同时湖南也是口腔癌的重灾区。

2017年,湘雅医学院与芝加哥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几位学者发表论文称,位于长沙的湘雅医院下属的5家附属医院,在10年时间里(2005~2016年)就收集了槟榔相关的口腔癌病例8222例。

槟榔之所以会致癌,是因为槟榔所含的槟榔碱有一部分成分会使口腔里的粘膜下组织纤维化,并让长期吃槟榔的人感到烧灼感。在吃刺激性食物的时候,这种烧灼感更为强烈。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

而且槟榔本身很硬,对口腔内牙齿和黏膜磨损尤其厉害。口腔粘膜出现损伤和炎症,人体就会自行修复。反复修复的次数过多,细胞在多次分裂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突变,这也会提高口腔癌几率。

所以,无论从数据还是从成分研究结论看,槟榔的致癌性都不是谣言,而是确凿的事实。

三、被国家点名,广告下架

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槟榔的危害。

2019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中点名了槟榔这一“软性毒品”,明确提出要进行在槟榔流行区域进行关于槟榔危害的宣传教育,并推广口腔健康检查。

同年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要求湖南的所有槟榔企业必须在3月15日前撤除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广告宣传。

虽然市面上依然有大量槟榔产品存在,但国家的这些行动已经敲响了槟榔致癌的警钟。其实槟榔碱的成瘾性并不比尼古丁强,要戒除槟榔并不困难。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要及早远离槟榔。

05-17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