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泾
1998年,华泾镇撤乡建镇,22年来,这个曾位于徐汇区一隅的城郊结合小镇,发展成为现在和徐汇这个上海中心城区越来越匹配的城区形态。特别是在全面完成了“撤村建居”工作后,当地农民也变身为居民,从农民到居民,只有一字之差,背后却隐藏着华泾人随着城市发展,迎接全面小康的浓浓幸福。
从“农民”到“居民”,并非改一个字就行,后续有大量工作。最关键的是如何补上农村基建的短板?
从老宅基到商品房,新居凝聚新梦想
以华泾绿苑为例,这个建于2006年的小区,小区里居民讲起自己的小区充满自豪和幸福,因为这里是2003年华泾农民全部完成了农转非后,华泾镇第一个“政府主导、建设资金自筹、解决本地村民回搬”的动迁安置配套商品房项目。
自豪和幸福源于和昔日生活的对比,这里的居民大多是昔日华泾镇关港村的村民,华泾撤乡建镇后,关港村也迎来发展良机,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村宅内成为治安重灾区。
彼时,华泾农民已全部完成了农转非,但是,村民的生活环境依然没有太大改善,村民们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意愿非常强烈,要求动迁的呼声随之上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了让村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离土不离乡”的愿望,镇党委组织人员进行调研论证、规划,多次研究讨论,经过调研论证和规划用地的可行性分析,镇党委、政府落实区委区府关于加快推进华泾地区配套商品房建设的精神,提出拔点关港村老宅基建设华泾绿苑小区。随着关港村老宅基的全部动迁完毕,在区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华泾先后又完成了北杨、东湾、华浦、建华7个老宅基的动迁工作,历时7年基本完成了老宅基的拔点。老宅基变成了成片现代化小区,华泾人从住房上实现了农民到居民的飞跃。
从老宅基搬进新小区,对华泾人来说无疑是标志性的一大步。但对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生活配套来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住上商品房的华泾居民对未来有着更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