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重磅消息,被“上海落户”、“全国打新热”的潮流淹没了。
苏州园区正式宣布,与上海的社保、公积金实现互通。
我们经常说的江浙沪不分家,总算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苏州和上海互通一体化的屏障,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1
这则“苏州拥抱上海”的政策利好,有很多条例,话术也很官方。其实真正影响最大的只有最后一条,也是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一条: 加速苏州和上海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落地。
怎么落地?又如何落地?
1.园区参保人员在上海购房后可一年两次提取园区住房公积金偿还上海贷款;
2.园区参保人员被公司派驻至上海工作,需租房解决居住需求的,可提取园区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3.夫妻双方一方在上海参保,一方在园区参保,若在上海买房异地贷款,可至园区开具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在上海办理住贷时合并计算;
4.园区参保人员将住房公积金从上海转过来,在园区申请住贷时可以合并计算住贷额度。
简单来说,苏州园区的参保人员在上海购房,公积金可以用来摊还上海房贷,这个政策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利好,但仔细想想其实很绕。
现实条件是,谁能一边在苏州园区缴着五险一金,又能同时拥有上海购房资格?
所以这个政策到底是不是鸡肋?或者能够刺激多少购买力?
其实想想大致有两类人群可以满足:
第一种就是潮汐族,夫妻双方一人在上海打拼,一人在苏州园区工作。其中一人的上海社保满5取得房票,提取另一方的公积金来摊还房贷。
大家不要惊讶,这一类潮汐人群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我有一位园区外企上班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小区的业主群里,有超过30%的人都在上海工作。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早期上海人在园区投资买房的,但其中也有超过半数的是日常通勤在园区和上海之间往返的。
我特意去查了下苏州到上海的高铁日班次,1天内有足足194趟,其中9点前的班次有34趟。
也就是说从5点半到9点这个时间线里,每1个小时就有差不多10班高铁到上海。
6分钟一班的频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密度。
通勤的体验感也比想象中要好,30分钟园区到虹桥、也可到内环的上海站,既不挤又有座位,比上海远郊的通勤还要舒服。
另外他还告诉我一个细节,不长久通勤在苏州上海的朋友应该不知道。
在苏州只要30元押金、首充300元就可以办理一张中铁银通卡,有了这张卡不用提前购票就可以在长三角48个车站刷卡出入,和地铁卡毫无两样。
苏州和上海通勤的便捷,竟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分钟一班的高铁,加上待开通的苏州S1号线,未来苏州和上海的连接会有多么密集。
所以,新政一出潮汐族可以选择在上海买房,用家庭成员在园区缴纳的公积金来冲还一部分。
另外一种,就是上海户口的年轻人,执念却在江南小桥流水。
这一部分人也是客观存在的,我身边有不少上海户口的年轻朋友,家里不缺钱也不打算迁户口,但一心向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干脆为了“诗和远方”跑去苏南工作, 社保公积金缴在苏州,房贷背在上海。
所以对于这两批真实存在的群体来说,苏州上海的公积金互通彻底打破了这个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的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上海高出很多。“吃着火锅唱着歌”,把苏州和上海的红利都沾了。
2
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有个疑惑:好像更多的是利好苏州人去上海买房,难道这不是虹吸吗?
其实不然。
对于苏州来说,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加上资源和行政壁垒的打破,部分人才被上海虹吸是不可逆的趋势。
与其堵,不如疏。
表面看苏州吃亏了,让上海“吸了血”,但长远来看苏州的志向也很大,因为同理也可以接受上海人才的外溢。
毕竟互通之后,买不起上海房子的年轻人,大概率还是要考虑苏杭。上海公积金打通苏州购房,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经常说投资客不会先用公积金,但对于年轻刚需来说,公积金依然是压力最小、贷款利率最友好的方式。
苏州先迈出这一步,就比杭州要快一步。
所以对于苏州来说,既是往外散,也是往回收。
如果我们把整个的思维串起来,会发现苏州和上海,其实在下一盘大棋。
优秀人才想去上海,堵也堵不住,干脆资源打通,想去就大方敞开门。
有一批人上海待不住,既然门已经是敞开的,也随时欢迎你过来。
无论怎么玩,这都是一场双方共赢的游戏。
3
事实证明,苏州园区和上海的社保公积金互通,只是一个口子。
口子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再也盖不住的汹涌“洪流“。
早在8月20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住建部门在上海共同签署《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苏州又发布了《“苏州经验”加速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的消息。
从今年开始,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已经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了,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购房提取异常地区警示公告、以铁路职工为对象试点异地贷款冲还贷等业主。
三省一市的高层领导还屡次在多个会议提到,这只是三省一市合作机制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仔细咀嚼这句话能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势能,明显比前几年的落地速度快了许多。
举个例子吧,现在环沪很多如昆山、嘉善等城市的医保卡、公交卡已经和上海互通了。
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下,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联动下,未来上海会与长三角多个城市之间必然引发连锁反应,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实现上海公积金在当地摊还、当地公积金在上海摊还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这个政策并不鸡肋,给了潮汐族一个机会,也给了梦想进入大城市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4
最后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社保公积金互通对上海楼市有什么影响,以及对长三角城市有什么影响?
2019年的上海新房市场并不热,根据东方公证处的官方统计,年度总共有5.8万个有效摇号数,其中上海身份证的人头比只有33%。
也就是说,上海楼市三分之二的购买力都是新上海人在支撑,其中长三角江浙城市的购买力占到了25%。
新上海人或者说江浙新移民的购买力,已经不容忽视了。
如果我们以单维的视角来看公积金的互通,其实对上海楼市的影响并不深。但如果结合近期上海三度放宽落户的政策来看,公积金的互通真实地给上海楼市打了一剂强心针。
利好上海楼市,就一定“吸血”周边城市吗?
并不是。想买上海的人,即使资源不互通,照样会想尽办法买进上海。但资源互通之后,对于“返乡置业”的人群着实方便了许多。
还有对暂时买不起上海,拿环沪城市做“跳板”的年轻人来说,友好了很多。
另外有一批中老年人,上海的房票用光了,但公积金的钱还很充沛,拿着这个钱反向去投资环沪城市,同样占比很高。
我们前段时间在花桥踩盘,在售楼处看到最多的两类人:一是脸上泛着青涩工作在上海拿环沪过渡的年轻夫妻;二是上海房票用完、无处投资来买环沪的中老年人。
这就是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本质,一个高度协作化的城市群。
5
最近几年我经常听到各种声音:几个城市群里,粤港澳大湾区更有前景,因为同在一个省互相之间没有壁垒,不像长三角城市群跨省协同太难。
但大家可能忘记了一个事实,强省会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有的城市“大口吃肉”,可有的城市“连汤都喝不上”。
但唯独只有长三角,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存在。
不仅同时有6座万亿俱乐部城市,还有在后面跃跃欲试的合肥南通。
所以换个视角来看,长三角更像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高度捆绑的城市群。
对于这个城市群来说,我们能给的最大宽容度就是:
不要怕错,任何事情先迈出第一步。
只要给他们时间就行了。
6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管城市间是在下什么大棋,我们只管看对弈和追随就行了。
但有个趋势值得所有人重视:
上海人,不要落后。
因为新上海人,已经在冲上来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