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新局】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十四五’时期,海南最大的机遇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任务是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日前召开的海南省委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服务和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十三五”时期,是海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2015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为“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和海南长远发展确定蓝图。近三年海南高速公路新增里程是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57%,新开通国际航线是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130%。2015年以前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限额低、品种少,“十三五”时期在中央支持下,先后进行五次重大调整,实现购物消费井喷,每天平均销售额超过1亿元。

“十三五”时期,海南办成了许多过去不敢想、没办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顺利开局。

今年6月1日以来,海南自贸港一批最关键、最核心政策逐项落地见效,11个重点园区加快发展,自贸港法治建设稳步推进,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海南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9.11万余户,同比增长23.48%。其中,企业同比增长169.57%,增速全国第一。海南集中开工三批43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35.8亿元;集中签约三批140个高质量项目,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海南。6月至9月共新设外资企业388家,占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72%。

作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同时,海南也面临经济基础薄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海南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国际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更加凸显,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优质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互联网、消费(含免税购物)、大健康和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一批万亿级产业;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亮丽名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在海南“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要紧密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当前最大实际,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12号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坚定不移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推进好海南“十四五”时期发展。

沈晓明说,要坚定不移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大局中引领对外开放。加快落实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和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境外资本人才“引进来”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全面促进消费,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做强离岛免税购物消费和跨境电商,办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主动谋划吸引消费回流系列举措,让全国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让世界游客有更好体验感;强化辐射带动,加快对内开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主动落实和服务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光明日报》

12-08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