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可怜了一个福奇啊,老将迟暮,有心报国,却恐无力回天……

一直被特朗普“嫌弃”的传染病学家福奇,要回来了。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7日宣布新一届政府的抗疫团队,福奇将担任首席医疗顾问。这意味着这位“六朝元老”将重返白宫,参与领导美国抗疫。

白宫可能即将不是那个白宫,但美国还是眼下这个美国。截至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14888471例,死亡病例达到283326例。世卫组织7日表示,过去几周美国新增病例数占全球新增病例总数的三分之一。

“旧臣”福奇和“新主”拜登联手抗疫,能改写美国糟糕的疫情吗?

廉颇老矣,福奇归来!-LMLPHP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左)和福奇。来源:business insider

1、老面孔回归

拜登的抗疫新团队中,有不少福奇这样的老面孔。

现任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哈维尔·贝塞拉被提名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哈佛医学院教授萝谢尔·瓦伦斯基将出任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前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将再次出任该职,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杰弗里·津茨将成为“新冠疫情应对协调员兼总统顾问”。

但众多老面孔里,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位。一场疫情,让不少美国人记住了福奇戴着口罩大声疾呼的样子,也记住他站在现任总统特朗普身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无奈眼神——福奇的“出走”和“回归”简直是美国抗疫的一个缩影。

廉颇老矣,福奇归来!-LMLPHP

特朗普(左)和身后无奈的福奇。来源:NBC NEWS

接受新职务后,福奇又开始频频在公众视野中出现。他昨天警告说,按照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发展趋势,一月中旬可能是“非常黑暗的时刻”。

就在福奇接过橄榄枝的这一周,美国疫情继续恶化。无论是新增病例、住院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打破了记录:新增感染人数首次在2日飙升至20万人以上;有超过10万人因新冠病毒住院治疗,是一个月前两倍;3日一天美国近2900人因新冠病毒死亡,使春季死亡人数峰值相形见绌。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不能用曲线来形容了,更像是垂直上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家珍妮弗·努佐说。在一些专家看来,所谓“疫情重灾区”的表述在美国已经不适用了,肆虐的疫情多地爆发,以至于很难指出一个特别糟糕的地区。

这样的情况让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很是感慨,“美国疫情艰难持久,每分钟都有一到两人死于新冠肺炎,令人震惊。”但他同时指出,美国其实有强有力的卫生系统和技术能力。

2、软肋难以消失

“病毒不会理睬政治辞令或阴谋论,我们唯一的希望是科学、解决方案和团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这样警告。

廉颇老矣,福奇归来!-LMLPHP

在洛杉矶,一个行人走过印有戴口罩医护人员的海报。来源:NPR

科学、解决方案和团结——这正是美国抗疫过程中的软肋。

拜登团队正试图解决前两个问题。在抗疫方面,他上月已经祭出了“第一把火”,宣布成立一个由12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疫情工作组,优先应对疫情。相对于特朗普,拜登抗疫团队最大的特色似乎是——由清一色的专业人士构成。

这似乎彰显了拜登式抗疫策略的核心:倾听科学。美媒称,按照拜登的计划,疾控中心将发挥更大作用,包括恢复定期召开疫情简报会,并给予公共卫生专业人士更大话语权。拜登及其顾问团队已强调,就抗疫问题,他们会奉行“科学高于政治”的原则。

在新成立的“过渡网站”上,拜登团队还列出了“七点抗疫计划”,包括对所有美国人的“常规、可靠和免费(新冠病毒)测试”,一旦疫苗可投入使用便“有效、公平地分配治疗”,与州长和市长合作实施“全民佩戴口罩”计划等措施。

但“团结”,可能依然是拜登和福奇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美国政坛的缠斗,直接影响到了全美范围内的政策协调。在媒体看来,“从一开始,50个州就朝50个不同的抗疫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眼下还在继续。佛罗里达州前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丽贝卡·琼斯近日在推特发文称,她因拒绝“操纵”州疫情数据被解雇后,近日遭到警方持枪突袭搜家,连自己用来发布疫情数据的手机和电脑都被没收。

二、美国民众对抗疫的配合程度,也影响到抗疫政策的效果。尤其是美国人年轻人在疫情上呈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无畏”。蔑视科学的“反智主义”,使一部分美国年轻人缺乏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基础。最雪上加霜的莫过于,政治化抗疫对美国年轻人产生了不良的引导,社会的无知和偏见也被放大。疫情发生以来,在美国,抗疫这样一件应该由科学和专业人士主导的专业的事,被泛政治化了。

三、在国际交往中,更重要的是摘下“有色眼镜”,至暗时刻呼唤守望相助。抗击疫情,成本考量无疑是一门幽深的学问,考验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能力,但面对一个个生命,道德驱动应当超越利益计算。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在疫情治理的行动中,评价政府绩效的关键不是政体的类型,而是国家的能力,尤其是对政府的信任。

拜登按计划将于明年1月正式就职总统,但没有人知道届时他将面对一个怎样的美国。“不管谁入主白宫,都不是结束这场疫情的灵丹妙药。”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专家欧文·雷德勒纳说,“希望与世界上的专家们一起,找出控制疫情需要做的事情。我们终于要前进了。”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良知、责任与担当,也照见傲慢、偏见与无知。说到底,一个福奇或者拜登怎么可能就拯救得了美国呢。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可怜了一个福奇啊,老将迟暮,有心报国,却恐无力回天……

12-08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