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长江剧场高朋满座,业内人士和文艺爱好者从全国各地涌来,一睹小剧场评剧《染》与小剧场婺剧《无名》的风采。两部各自剧种的小剧场开山之作,开启了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一周狂欢。

他们为何选择小剧场?又为何当下来到上海参演?除了海纳百川的城市魅力、恰逢其时的创作时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院团从不知小剧场为何物,到开始感受其喷薄而出的无限生机。

为何越来越多的地方戏开始青睐小剧场?在这个展演中,院团给出答案-LMLPHP

图说:小剧场评剧《染》 官方图

小剧场化正逢其时

《染》的编剧冯静有近20年创作经验,她其实很早就想做一部小剧场戏曲作品,但苦于乐队编制一直无法调配到适合小剧场演奏的规模。剧本、导演风格、舞美,每一样都需要与乐队严丝合缝地配合,《染》的诞生,意味着这个课题终于有了她满意的解法。

剧中全女班的设计,让上海观众意外看到了评剧里的女小生与女老生。《染》还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以多维度叙事重新勾织线索。舞台上,一块梯形白布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染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人物的内心有了具象化的显现。无调性现代音乐的加入,及六重奏室内乐的形式与布景相辅相成。冯静介绍:“我们的颜料染出的颜色每一场都不同,像极了人生的不可控。”做出这样的作品,需要一定的成熟度,既有技术上的成熟,也有阅历上的成熟。

为何越来越多的地方戏开始青睐小剧场?在这个展演中,院团给出答案-LMLPHP

图说:小剧场评剧《染》 官方图

打破局限另辟蹊径

对受地域限制较强的义乌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来说,小剧场戏曲让他们走得更深、更远。在浙江,婺剧颇受百姓欢迎,鼎盛时期有一百多个婺剧团,哪怕是现在,负责人王菲菲也可以报出一连串的婺剧团。

若是为了生计,义乌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在省内承接的演出已经忙不过来了,但若是只顾现有的订单,格局未免小了。外出巡演传统大戏,动辄一百多人的体量团里很难承受,小剧场戏曲成了他们做品牌、立招牌另辟的一条蹊径。王菲菲坦言:“以往外地观众很难看到我们小剧种,《无名》丰富了婺剧创作的维度,不仅有利于院团外出走动,它的当代性也让年轻观众更容易去接受。”

为何越来越多的地方戏开始青睐小剧场?在这个展演中,院团给出答案-LMLPHP

图说:小剧场婺剧《无名》

这次,团里的大部队留在义乌排练大戏《义乌高华》,26人的小分队宛如文艺轻骑兵一般抽出2天来沪演出。得益于长三角发达的铁路网络,大家昨天抵达上海,下午走台,演出完睡一晚,今天就可以回义乌,继续跟上大部队的进度。

戏曲人才结缘展演

《无名》的创作背后,还有一段与小剧场戏曲展演有关,不得不说的趣闻。2年前,在它还叫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时候,青年编剧俞思含写的越剧《僧繇》是2018年小戏节首场演出。观众席里有一位慕名而来的青年导演戎兆琪,他正为自己的毕业大戏寻找合适的编剧。

在朋友的牵线下,俞思含和戎兆琪在长江剧场附近的星巴克见了第一面。乖乖女编剧遇到留着胡子的艺术范儿导演,满脑子只觉得不对路子,“当时我们坐在室外,天气太冷了,我也不敢问为什么我们要坐在外面。”俞思含回忆道。

为何越来越多的地方戏开始青睐小剧场?在这个展演中,院团给出答案-LMLPHP

图说:小剧场婺剧《无名》

最初俞思含只想赶紧拒绝这个邀约,没想到听完戎兆琪的故事大纲,她一下子来劲了,春秋时期三百死士奉命自刎里蕴含的英雄主义深深吸引了她。思路和脑洞一起大开,寒风吹在脸上也不觉得冷了,俞思含的创作之路一路开绿灯,最终落地成昨晚首演的首部小剧场婺剧《无名》。

刚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两年的俞思含,已有3部作品入选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她见证着小戏节升级为国字号,小戏节也在见证着像她一般的青年人才的成长。俞思含坦言,青年编剧写大戏的机会有限,小剧场相对更利于制作,“这里是我们很重视的一个孵化平台,展演后的研讨会都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建议。尤其是上海的戏曲市场这么好,演员和我们主创都希望来上海接受检验。”

12-10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