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天下之达德”-LMLPHP

古文无标点,后人对此段文字标点不一,本文略作调整,供参考。其中“子曰”二字应为衍文,可删。

“达道”,即常道,共有的人生之路,或者共有的世间道理。包括五条,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达道的畅行要依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特别是明智、仁爱、勇敢三项,这就叫“所以行之者三”。这三项品质,所有人都认可,都应培养和树立,故称“达德”。儒家三达德之说由此而来。一个人完全具备三达德是很难的,前文所说“中庸不可能也”,其原因即在此。

三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何意?本文以为,智、仁、勇三者齐备虽难,但并非不可能,做到的途径和方法有一条,且只此一条,那就是下文说的“知”与“行”。

明智,眼明心亮,思虑周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想得透,一切尽在掌握,没有迷惘和犹豫。这当然可贵和难得。孔子将此与学习联系,说“好学近乎知”,只要喜好学习,勤于思考,就会离愚蠢越来越远,离明智越来越近。智慧主要来源于实践(学习亦即实践),而学习重在如何做人,通常说的知识、技能位在其次。《论语·阳货》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那么,好学则不愚、不荡、不贼、不绞、不乱、不狂,这些都是明智的表现。

孔子承认人的资质有差异,更看到人的态度有不同,以致有上、次、又次、下之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但只要学习,哪怕晚些懂得道理,其最终效果也是一样的,智慧同样得到提升。

仁爱,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由情感到思想,到理论,有个思考、实践的过程,最后形成所谓仁学,这是孔子全部理论的核心。仁爱的情感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效应。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就是强调学、思、说之外的“做”;力行,努力去做。都是做,但实际情况不同。其一是“安而行之”顺着(善良)本性安然去做。其二是“利而行之”,为追求一定的利益去做。其三是“勉强而行之”,后知后觉随大流去做,也包括被迫去做。虽然不同,但只要做到了,成功了,其最终的实践结果是一样的,其最终的思想提升也是一样的。

理解孔子的话,可参阅孟子的一段话:“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尽心上》)尧舜施行仁政,是出于本性,因其自然。商汤和周武王的仁政之举,是由于他们身在君位,不能不考虑国家的发展。春秋五霸表面上也讲仁义,但那不过是借仁义之名加以利用。孟子说到这里,本可结束,但他却加了一句很有意思的问话:假借仁义之名时间长了,保持下去,怎能知道他就没有仁义之心呢?

关于好学与力行,孔子说了两个“一也”,实际上是告诉人们不要忽视那些相对的愚笨者、落后者,也勉励那些人不要自暴自弃。

勇敢,人皆倾慕的优秀品质。勇敢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只强调了一点,为何?想必当时之人,包括孔门弟子,大多只知勇敢是勇于去做什么,而不知勇敢还包括勇于不做什么。知耻,面对自己,拷问灵魂,确认羞耻之心以及已往的可耻之事,知道什么不该做、不能做。知耻而后止,这是战胜自己私欲的勇敢。可与此相映照者,当属“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老子·第三十三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老子·第七十三章》)。

知道好学、力行、知耻三者,从而理解明智、仁爱、勇敢三达德,就知道了如何修养言行,进而知道如何治理众人,再进而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国家。十分明显,《大学》思想脉络来源于此。

12-10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