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中医叫“脑膏”,是耳道的守护者。
每个夏季,总有喜欢游泳的孩子喊耳疼。扒耳一瞧,外耳道让油耳堵死了,黑黑的,硬硬的,臭臭的。沾水而胀,说疼,不让掏,碰不得;等耳垢干了,又没事了。
人的五官都会产垢,耳垢叫耳屎、鼻垢叫鼻屎、眼垢叫眼屎,牙垢在嘴里,不便称屎。带“屎”都难听,垢就没有好名。不过耳垢的其他俗称还可以:油耳、糖耳、耳蜡;还有个很雅的医学名叫:耵聍。浦东南汇这边另有叫法,将木耳两字倒过来说——“耳木”,即耳垢。
成人很少出现油耳,一般都是根据耳道内耵聍腺的分泌情况决定耳垢多少。耳痒是常态,对付痒的措施就是掏,手指掏不解痒,火柴梗没法扒拉,拿耳勺直抠要点方能解决根本问题。有专业掏耳,这项服务叫“采耳”。成语“洗耳恭听”形容倾听时的专心程度,典故有“许由洗耳”之说,但不涉掏耳。医生不赞成掏耳,认为易伤及耳道、耳膜;而且耳屎富含脂肪酸,具有轻度杀菌作用,掏耳等于破坏耳内的防护体系。
五官的“屎”不会往嘴里送,眼屎鼻屎都是咸的,耳屎是苦的,但如果能成为一味药,那就难说了。
大兴安岭有鹿,我跟着老乡在山上架过逮鹿的笼子,吃过鹿肉,一般。老乡给过我两瓶子烘干了的鹿心血,因为听说我的妹妹有心脏病,说服这个管用。老乡说,鹿身上最珍贵的是眼屎,女人生孩子肚疼难忍,服一点,便安静。
耳屎,中医叫“脑膏”,本身无毒却能解毒,如果被毒物咬了,可在伤口处敷耳屎,虫儿菌儿尝了会苦死。耳屎是耳道的守护者,所以,掏掉耳屎等于撤防,敌若侵,便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