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红色的起点-LMLPHP

图说:《红色的起点》(青春版) 黄轩供图

姚丽萍/文

“飘扬理想的风帆,激昂青春的征战……我们的模样,映照在梦想的墙上,从天真烂漫的最初,到拥抱一切的远方,我们多漂亮;一张张干净的脸庞,记得赢得胜利的时候,还要笑得像孩子一样。”

90岁的中国大戏院,舞台上,一群年轻人唱出“青春力量”,听得人热血沸腾。看,一群激情奋进的青年;温,一份历史召唤的初心;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入12月,上海首部纪念建党100周年舞台剧《红色的起点》(青春版)在中国大戏院正式首演。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色的起点》,正是以大型意境多媒体舞台剧的方式再现那段开天辟地的岁月。上海,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特邀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大戏院艺术总监田沁鑫打造《红色的起点》。历经两年潜心创作,田沁鑫依据叶永烈所著长篇纪实文学《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查阅大量珍贵史料,融合诗歌、历史、纪实等多种表现形式,浓缩四十六万字巨著于舞台之上。这是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匠心之作,生动演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

本月初到昨天,《红色的起点》已在中国大戏院完成10场首演。首演之后,这部剧将沿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历史轨迹,从上海出发,到红船精神诞生地嘉兴、井冈山精神所在地江西、毛泽东同志诞生地湖南、革命老区山东临沂、掀起农村改革的小岗村所在地安徽、共和国首都北京,以及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等十多个城市进行巡演,实现演出100场。

《红色的起点》,传递着初心始发之时,中国共产党昂扬蓬勃的青春朝气。剧中台词引用陈独秀名言——“青春,应是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样的“青春宣言”,至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进入新时代,上海全力打响“四个品牌”,其中,“上海文化”品牌的塑造,关乎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传播,关乎城市精、气、神,更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原动力。

《红色的起点》,在剧目本身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投资方,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致力于“自制剧目出品”,坚持市场化运作,持续推进孵化本土原创戏剧,逐步从产业链下游向内容产出前端布局,从单一的电影终端向电影终端、剧场演艺、文化投资的战略转型。作为首演地,中国大戏院身处环人民广场演艺大世界,“十四五”发展目标清晰——成为名团名剧的中国首演地、新人新作的集聚地、创新戏剧的孵化地,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将“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建成亚洲演艺之都全力以赴。

红色起点,初心之地。青春先锋,荣耀承继。明年,建党百年,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将以怎样的青春姿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青春版《红色的起点》在90岁中国大戏院的精彩演绎,正是一种可圈可点的新探索!

12-14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