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最近怎么样?养老院住得习惯吗?”“挺好的,这里有人照顾,吃饱穿暖,什么都不用愁。”3个月前,在普陀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年过六旬的老戴告别“袋袋户口”,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户口卡,走出“暂住”4年的医院,在养老院里开启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图说:区救助管理的工作人员带老戴去办理恢复户口和身份证件。普陀区救助管理站供图
如今,3个月过去了,老戴已经和室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今年已经60岁的他,在养老院里还属于“年轻人”之列。“跟大伙一起聊聊家常,平时一起锻炼锻炼,很开心的。”在护理员的照顾下,老戴的脸色也红润了不少。回想起离开的那一刻,他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己从一个流浪人员变成了退休工人,还有了安享晚年的地方。
图说:入住养老院的老戴。
老戴的离开,宣告了普陀区救助管理站里最后一名长期滞留的“袋袋户口”人员得到顺利安置。曾经滞留在站里长达4年之久的3名“袋袋户口”人员,全部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和归处,工作人员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清零”时刻。近年来,普陀区民政局积极为这群特殊“袋袋户口”人员铺平回归路,将他们从社会“最边缘、最脆弱的特殊困难群体”——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变”为纳入相应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的“新市民”,摆脱了生存困境。
中年“无家”晚年流浪
上世纪90年代,老戴家里动迁,拿了动迁款的他本想做些小生意致富,没想到最后生意失败,钱花光了,户口也没了着落。“户口从动迁房里迁出后,就一直放在口袋里,跟人一样随处飘荡。”老戴回忆起经商失败后居无定所的日子。最穷困潦倒时,他只能借宿浴室,靠替人搓澡为生,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两三年。直到有一天老戴突发脑梗昏倒在路上,被送至徐汇区中心医院急救。
因没有有效的身份证件,当地派出所对他进行人员信息核对,最终找到了其户口迁出地普陀区桃浦地区,但由于他户口迁出已久,当时的政策对“袋袋户口”人员的管理也未作明确规定,已有脑梗后遗症的老戴辗转到了区救助管理站。“考虑到受助对象因脑梗后遗症,导致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无身份证件、无生活来源、无房屋居住、无亲友投靠,故临时安置在普陀区公立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虽然对老戴进行了安置,但如何帮助受助对象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一直是区救助管理站站长王道佳牵挂的事。
政策出台迎来转机
没有户口、无身份,按政策规定是无法享受相关补助的。“他们就成了社会救助的‘无缘人’。”王道佳告诉记者,区救助管理站为他们“托底线、救急难”,提供临时性救助,也只能让他们有个睡觉、吃饭的场所,只有重新有了户口和身份,他们才能回归正常生活,但恢复户口谈何容易。
2018年9月和2019年3月国务院和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指导文件,明确了注销户籍人员恢复、登记户口及属地接收安置的要求。“有了政策支持,我们的工作推进从‘蜗牛爬’,变成了‘火箭推’。”区救助管理站以此为契机,主动与相关街镇、公安派出所进行沟通协调,配合帮助站内滞留的3名受助人员办理了户籍恢复、身份证件申领等事项。
图说:属地相关派出所民警上门为瘫痪在床的受助者办理业务。
老戴由于脑梗,左半边身体瘫痪,右半边丧失部分机能,为了办理恢复户口和身份证,每次需要本人到场办理时,他都由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全程护送。“我们还有一名人员是长期卧床的。我们和相关派出所沟通,派出所就全程上门服务,采集信息、录入指纹。”
“新生”回归重拾生活
“落户是关爱这些特殊困难群体的关键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身份证、户口簿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对他们身份的认同,更能够成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王道佳告诉记者,这份安全感,正是他们所期盼和需要的“安稳的家”。
图说:老戴的户口卡。
在属地街镇、派出所及区救助管理站的共同努力下,老戴和另外两名滞留人员不仅有了户口簿和身份证,还根据政策办理了相关补助,其中一人入住了护理院。“我比其他两个人要更幸运,有了户口和身份证,把退休办好了,还住进了一家养老院。”老戴感激地拉着王道佳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
“作为民政人、作为救助工作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尊重他们,并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王道佳说,区救助管理站始终坚持着‘5心’——未雨绸缪要用心、埋头苦干守初心、应救尽救见真心、精细管理暖人心、沟通交流有耐心,这是普陀的温度,更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行动。
通讯员 易雯 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