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20天的激烈竞争,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结果揭晓。昨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青年科学家组成的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获得AI组冠军。
图说: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获得AI组冠军,左二和左三为获奖代表郑剑锋、林森 龙遇春 摄
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拼多多联合举办的国内首届“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的数字农业种植竞赛。赛事吸引了全球超过17支AI队伍参加,经过初选之后,共有4支AI队伍入围决赛,一同进入决赛的还有大赛主办方特邀及报名的4支顶尖农人队伍。
7月22日开始,4支AI队伍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远程控制位于云南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内的智能化温室,利用尖端数字设备和人工智能,远程种植草莓。4支顶尖农人队伍则亲临比赛现场,依靠种植经验,与AI队伍在草莓的品质、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指标上展开全面比拼。
此次大赛评委及科学顾问团队阵容豪华,汇聚了中国数字农业领域的诸多顶级专家,评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的独特赛制安排也吸引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和极客群体的关注。
12月16日,大赛评委会公布比赛结果:除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获得冠军之外,AI组亚军和季军分别由来自云南的“智多莓”队和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AiCU队获得。安徽省长丰县4名女性农人组成的艳九天队获得顶尖农人组卓越奖,来自辽宁丹东的圣野浆果队和来自江苏句容的纪荣喜劳模工作队分别获得顶尖农人组的先锋奖和创新奖。
“此次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鼓励青年探索高性价比的人工智能种植方案,通过多轮角逐,顶尖农人团队展示了传统种植技术的价值与意义,人工智能团队验证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可行性。”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表示。
图说:纪荣喜劳模工作队、艳九天队、圣野浆果富民队的顶尖农人队伍在比赛基地内
人工智能更胜一筹
令业内更关心的是AI队伍和顶尖农人队伍的比拼结果——机器能否在农业种植领域战胜人?12月16日,大赛评委会揭晓了产量、投入产出比和甜度等三项指标的对战结果:AI组的草莓产量平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平均值196.32%;AI组投入产出比平均值高出传统农人组平均值75.51%;传统农人组的果实甜度整体均值高出AI组5.24%以上。
“AI组较好的水肥、温度和空气湿度控制促进了植株的快速生长和开花挂果,实现了较好的产量。投入产出比与产量正相关,AI组较高的产量提升了投入产出比。传统组栽培基质含水量少,相较AI组,果实甜度更高。”大赛技术支持专家、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阮继伟解释道。
在4个月的决赛期间,参赛的AI队伍建构了各自的草莓AI种植管控系统,让AI模仿人类专家,实现了草莓种植的自动化。草莓AI种植管控系统,相当于AI种植大脑,其包括生长模型、种植决策、生长状态识别等模块,涉及多个机器学习的算法。
比赛过程中,每支队伍的草莓AI种植管控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水肥等数据,再基于设定的草莓生长模型,向控制草莓生长的外部设备输出决策。难点在于形成实时的、正确的决策。各支AI队伍的最终比赛成绩的排名,就在于AI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换言之,就是AI大脑是否足够“聪明”。
AI组冠军CyberFarmer·HortiGraph联队正是基于知识图谱,构建了一套更为“聪明”的草莓AI种植管控系统,最终在产量和投入产出比上都取得最高分,奠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