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说,他母亲已年届耄耋,日常喜欢在外面逛逛,但只能在家的附近走走,对远一点的景点,虽心向往之,但不敢前往,原因是年老尿频,担心“方便”不“方便”。我说,公厕在市区现在已相当普及了,外出是不难找到的。他说,倒不是怕找不到公厕,而是因为公厕中坐厕少蹲厕多,而有些蹲厕旁又没有装助力扶手,她难以使用。
这让我对公厕的发展轨迹作了一点回顾。
公厕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上海出现公厕比较早,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清同治三年(1864年),当时南京路旁建造了上海市区第一座公共厕所。此后,公厕虽不断有所增加,但数量始终不多,远远不敷应用。女性公厕则是随着女性逐步走向社会,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在上海出现,数量屈指可数。上海解放后,人口流动性增大,公厕缺少的矛盾日益突现。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与一位女同事外出调查,途中她突然内急,周围没有公厕,也没有商场之类的地方可以“方便”,怎么办?我们只得叫了一辆三轮车,请车夫快速拉到两公里外的北火车站,那里的公厕解了内急之苦。
随后,我以解放日报通讯员身份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建议增建公厕 ,特别是女性公厕。建议发表后,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此后,上海的公厕虽不断有所增加,但真正大规模兴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而且,从2010年1月1日起,上海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公厕更加公益化。
厕所是生活文明所必需。厕所文明重在干净、整洁、美观、体面。然而,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大量公厕,虽然在上海等大城市一开始就有办得好的,但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公厕,都远没有达标,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斗转星移,当下我国城市公厕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众多公厕不仅卫生干净,一尘不染,而且环境清静幽美,在成为真正的“卫生间”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休息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力提升,公厕的大量建立与厕所文明的有力推进,是一个重要反映。
然而,开头提到的那位老年妇女感到的“方便”还有“不方便”的问题,表明在完善公厕管理、推进厕所文明建设上,还有提升空间。前些年建造的公厕,大多是蹲厕,蹲着“方便”要有蹲功,老年人往往体力难支。过去老年人不多,矛盾不突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一问题就突现出来。这说明公厕的设计还要与时俱进,从“适老化”方面加以改造提升,要像改造老旧社区一样,用“微更新”的方法来“抗衰老”。
公厕设施为使用者着想,有了“老人视角”,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注重人性化关怀,让男女老幼都能舒适使用,也正是公厕在有了必要的数量和合格的卫生要求之后所要努力提升的目标。应当说,近些年上海的公厕,通过不断优化男女厕位比例、增配家庭卫生间、无障碍厕间等措施,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有报警功能的“智慧公厕”,对如厕超过15分钟的使用者自动发出警报,提醒保洁员及时协助,用人性化管理管住“如厕 意外”。
如同重视反映“进口”的饮食文化一样,对反映“出口”的厕所文化,在现代社会也越来越被看重。世界厕所组织于2013年7月24日确立每年11月19日为“世界厕所日”,以推动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干净的环境。我们以人性化的思想不断完善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在让“方便”更方便、更卫生、更舒适的同时,也提升着社会的文明度与温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