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航天还要实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务?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论证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具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围绕月球探测主题来说,基本规划确定的任务是探月工程四期,总共包括四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第二次任务是嫦娥六号,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论证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比如说,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的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论证。规划当中还有嫦娥七号和八号任务。“在嫦娥七号、八号的任务中,我国倾向于在月球南极采样,还会考虑去月球背面进行采样。” 吴艳华说,我们准备以此为契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论证初步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验证核心技术。

第二,关于行星探测规划也基本明晰,有待国家审批。第一个任务已经实施了,就是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今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发射,目前状态非常好,累计飞行约3.7亿公里,目前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如果按照预定计划,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开始绕火探测。明年5月中旬,计划着陆火星巡视探测。这之外,我们还规划了三次行星探测任务,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测和取样,一次火星的采样返回,还有一次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

第三,大家非常关注中国载人航天。按照“三步走”的规划,明年、后年是三期工程建设非常繁忙的时间,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空间站共计11次发射任务,包括明年上半年计划发射的核心舱,还有两个试验舱,还有四艘货运飞船,大概四艘载人飞船,总共接近11次任务,两年期间要完成。然后,要开展大量的在轨科学实验。

第四,大家也非常关心的进入空间能力。吴艳华说,我们航天人有句行话,“航天发展,运载先行”。一是充分利用长征五号、六号、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完善无毒无污染新型火箭序列,进行重新整合,保证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够形成序列化,满足各种轨道、各种重量飞行器的发射任务,比如昨天公布的长征八号,计划12月中下旬左右,在文昌发射场实行首次飞行。二是社会非常关注的重型运载火箭搞不搞,怎么搞。这个肯定要发展,我们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的迭代优化论证,待条件成熟,会报国家审批。

第五,各类应用卫星。首先北斗导航卫星已提供全球服务,我们要稳定运行好。其次遥感卫星,这几年无论是国家任务,还是商业航天任务,遥感卫星正在蓬勃发展,用途各种各样。还有通信卫星,包括地球静止轨道和低轨通信卫星。以上三类卫星统称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要广泛地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能力。同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还将为大众生产生活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空间科学卫星。除了月球和行星探测、载人航天这些平台可以依托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外,还有必要研制发射专用空间科学卫星,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研究。比如说,我们跟意大利已经合作了中意电磁卫星,双方已签署协议,准备接着开展电磁02星研制,目的是探测地震是否产生地球电磁信号异常,争取为地震预测预报做出贡献。还有,比如说空间引力波探测等科学内容。大概分这么几条主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正在论证当中。

未来有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吴艳华按照目前中国政府初步意向,先搞关键技术攻关,等我们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建成,我们再规划论证是不是要搞载人登月。载人登月,中国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于当时美国载人登月,媒体朋友们都清楚,当时美国和苏联搞星球大战,就是以“谁先上”“上得多”作为主要目的。我们搞载人登月,一定是服务于科研,服务于探索未知。目前开展的月面起飞、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来载人返回的必要技术。这些技术通过验证,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打基础。(驻京记者 潘子璇)

12-17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