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古城,也称新安古城,始建于东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珠江入海口的东岸,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景点。南头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

南头古城守候历史变迁-LMLPHP

图说:古城风貌  来源:网络

古城九街

古城的南城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现南北城墙尚存基址。拱形城门上有一块长方形石条,上用小篆阴刻“宁南”二字。走入城内,中山南街纵深入城,城内六纵一横的道路网与自然地势完美结合,辟有县前街、显宁街、永盈街等9条街道,故民俗称南头古城为“九街”。 在古城的中心,有两座历史老建筑隐匿在密密匝匝的民居之中:一是在宋朝时期就作为商会会所的东莞会馆;另一处则是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报德祠。

海防公署

据《新安县志·海防》记载:南头寨辖今深圳、香港一带六处防地。明万历十九年,有战船112只、驻军2000余人,被称为“虎门之外衙,省会之屏藩”。公元1520年,广东巡海道汪宏驻节南头,翌年,在他的指挥下取得了屯门海战的胜利,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第一枪。海防公署亦为鸦片战争期间诸多海战的指挥中心,其历史意义重大。  

新安县衙

沿街继续前行至城的最北面就是当年的新安县衙,县衙在平地上起高有半米的样子,突出了旧时县衙的威严。县衙门口一对石鼓,府衙大堂前是岭南建筑常见的天井,天井四周为回廊,大堂挂置“明镜高悬”匾额。

文天祥祠

从县衙门继续前行百余米就见一处高台大宅坐落在路北,宅院大门花岗石的门楣上有“信国公文氏祠”石刻,即文天祥祠。文天祥祠是一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三进式院落。走进大堂,见文天祥立身塑像,上悬匾额“浩然正气”。文天祥在南宋兵败被俘,过伶仃洋时所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今这里常有后人前来祭拜。

05-19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