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管理学术会议召开-LMLPHP

图说:会议现场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昨天,以“精神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管理学术会议召开。“2020年注定写入史册,面对疫情和各类社会因素的挑战,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积极参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在致辞中说。

“小综合化”融入“大专科”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精神卫生工作,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服务资源不均衡,医疗水平差异大等短板都值得思考和改进。

“从2014年到2020年,国家连续出台精神卫生医疗管理的政策、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表示,尤其是2020年9月印发的《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精神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增加精神科医师数量,优化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拓展精神专科医疗服务领域,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相关政策,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深度化”探索提升创新能级

6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四部门《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为DRG(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试点城市。此举意味着我国医保支付即将进入DRG付费时代。“DRG也好,CP(临床路径)也好,是医护人员针对某一疾病制定的工作计划,旨在实现减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达到治疗效果的诊疗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认为,DRG 背景下需要探索实行“三驾马车”策略,即医学诊疗的智能化、临床诊疗的路径化和运营流程的精细化。DRG付费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指导医院利用医疗资源。这就意味着,需要共建临床专家和信息专家团队,定期到定点医院对DRG付费病例的进行复核,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并以此推进医院考虑成本管控,实施更高效的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打造优质闭环

专家认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发展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这体现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医院项目是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类型之一,所以我们提倡‘医院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余雷称,医院建筑前期投入资金占20%,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维护和运营的资金占80%,全面协调好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四个阶段,形成闭环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节省成本,更“为空间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高品质化”构筑长期战略优势

从上世纪60年代,卫生部门就开始了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的探索,80年代中期建立的城市地区“上海模式’’、农村地区“山东模式’’等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高度赞扬。

“目前,我国社区精神康复工作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包括精神康复工作覆盖面小、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精神康复从业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康复措施单一、康复者就业难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认为,社区精神康复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要做实做强就必须打造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高质量化品牌。

“要素化”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6月5日,上海市卫健委、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要求建设“1+16”市区联动的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大力推进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推动浦东、普陀、宝山、静安、嘉定、虹口、松江、金山和崇明等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市强制医疗所的新建、迁建或改扩建;实施市、区精神卫生中心传染病防治能力提升建设。打造上海特色精神专科服务品牌。“‘1+16’ 市区联动的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思路,其实早期三级防治网络的“上海模式”可以认为是整合的‘雏形’,此后,市区精神卫生中心也建立了合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强调,目前,“1+16”医联体的建设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大会最后,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敏提到,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将持续致力于为医院管理新理念的探讨、医院优质服务新模式的探索等,助力精神专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

通讯员 乔颖 记者 左妍

12-19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