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我国新冠疫苗前期接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接种完停留30分钟非常重要-LMLPHP

来源:驻京记者 潘子璇 摄

我国将在冬春季对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在今天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观察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我们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不良反应。

焦雅辉表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都要在接种以后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处理。

焦雅辉表示,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通过接种疫苗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但是也有个别的人在接种疫苗以后,它毕竟是个外来的抗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在这里面有两个情况可能要大家区分一下。一是叫不良反应,这个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经过规范的接种以后,产生的跟接种目的没有关系或者意外发生的一些损害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这是我们说的不良反应,所有这些药品,包括疫苗,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还有一种情况叫偶合反应,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的时候,恰巧是处于其他一些疾病在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的状态,在接种的时候,很巧合的,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这种情况出现以后,它是跟疫苗的接种没有关系,并且跟疫苗的质量也没有关系,它不属于不良反应,所以这是一种偶合反应。

为了做好这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对于医疗保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焦雅辉表示,我们在全国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要求这次的接种点,包括我们这些接种单位、临时接种点,同时要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符合接种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具备医疗救治条件。我们对于这些接种单位以及参与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都进行技术培训,要培训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确保这些人一方面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另外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能够快速识别、快速处置。近期我们已经开展了对接种人员以及医疗保障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第一个措施。

第二个措施,我们要求各地把接种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我们在一个地方一般技术力量最强的都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把这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划分到若干个责任区,他们每个医院要负责责任区内若干个接种单位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些医院要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也要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及时处置。当发生还要继续处置的严重异常反应时,一方面要有120救护车快速转运,另外对口的上级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多学科的诊疗,尽最大努力来确保这些接种群众的生命安全。

另外,焦雅辉提醒各位接种者,在接种过程当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样的基础疾病,现在是不是正在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有没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等。另外,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都要在接种以后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处理。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回家。回家以后,即便出现了刚才我提到的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同时,也提醒各位接种者,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12-19 11:46